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不可知論 - 教育百科
ˋ
ˇ
ˋ
  • 漢語拼音 bù kě zhī lù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ù kě zhī lùn
解釋:
一種唯心的認識論。認為除了感覺之外的世界是無法認識的。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不可知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gnosticism
作者: 但昭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不可知論是對知識採取相對的看法,尤其在宗教領域中的主張,認為不論在理論上或實際生活中,我們都不可能知道上帝是否存在。與不可知論相對的是有神論及無神論。
  不可知論又分為消極的與積極的兩種。消極的不可知論者既不接受「上帝存在」這個命題,也不承認「上帝不存在」,但並不認為這兩個命題是錯的。對上帝是否存在的問題,消極的不可知論者很單純地不知道誰是誰非,於是採取一種不置可否的態度。積極的不可知論者則認為,無論是有神論或無神論的主張都立腳不穩,只有採取不可知的立場。
  「不可知論」這個名詞是由英儒赫胥黎(T.H. Huxley, 1825~1895)所創。在赫胥黎所處的時代,一方面宗教的影響力還很大,一方面哲學和科學正蓬勃的發展。在哲學中,休姆(D. Hume, 1711~1776)和康德(I. Kant, 1724~1804)以及實徵主義都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們主張人的理性有限,不可能超越經驗範圍去建構知識;在科學方面,達爾文(C. Darwin, 1809~1882)的進化論已甚囂塵上,且史學家又一再質疑〔聖經〕的記載。於是在一方面質疑上帝究竟是否存在,一方面肯定上帝存在的情況下,赫胥黎便採取了不可知的說法。
  十九世紀末期成為英國認識論的一支;綜合哲學家斯賓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的認識論中,提到了不可知論(agnosticism)。斯氏在其所著的〔第一原理〕(The First Principles)中,將人類的認識領域區分為可知的領域及不可知的領域:他認為前者是人類經驗認知的範圍,可以經由經驗活動來形成知識,建立起科學的知識;這領域是科學方法縱橫其間的領域,人們經由經驗的認知方法,獲取相關的經驗性知識。至於不可知的領域,則是宗教信仰馳騁的領域;人們認知的活動,主要是經由直覺的、信仰的活動為之。因此,在不可知的領域,人們無法建構起科學的知識。依斯賓塞的觀點,科學是可知界的解釋者,宗教則是不可知界的解釋者。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不可知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