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氧化鈣 - 教育百科
ˇ
ˋ
ˋ
  • 漢語拼音 yǎng huà gà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ǎng huà gài
解釋:
化學式CaO。為白色粉狀固體,可用作乾燥劑,並有消毒作用,加水即劇烈反應,釋放出大量的熱。俗稱「生石灰」。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氧化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alcium Oxid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即俗稱之「生石灰」。CaO分子量56.08,成份比例分別為:鈣佔71.47%、氧佔28.53%。熔點2572℃,沸點2850℃,比重3.32~3.35。外觀為灰白色的晶體或粉末,若是有鐵的存在,則略呈黃褐色。CaO會吸收空氣中的CO2及H2O,溶於水中便形成Ca(OH)2並釋出大量的熱。它亦可溶於酸、甘油和糖水,但無法溶於乙醇。如果吸入CaO會刺激到鼻子、咽喉和肺部,皮膚接觸將有嚴重的刺激與灼傷,食入CaO除了造成口、咽和食道灼傷之外,還會有胃部痙攣、嘔吐、腹瀉及虛脫…等傷害。氧化鈣的應用很廣,例如:磚塊、石膏、灰泥及一些建築材料,用來製造鋼鐵、鋁、鎂、玻璃、紙類、碳酸鈉(Solvay程序)、鈣鹽及其它工業化學品,廢水與污泥處理程序及實驗室中用以吸收CO2的材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氧化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