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病人角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ick Role
作者: 劉仲冬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病人角色」係指病人的社會角色表現。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疾病亦為社會偏差(social deviance)之一型;單就病人在社會角色(social role)方面之表現而言,因其有異於常時,故謂之為病人角色。病人角色之主要特徵有四:(1)病人對其情況沒有責任;(2)個人之正常社會義務得因病而解除;(3)病人應力謀康復;(4)病人應尋求能勝任的專門技術幫助,並與醫師合作。
  病人角色概念為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於一九五一年首先提出。此概念不僅揭示出健康與疾病之社會文化意義,同時更為醫療社會學(medical sociology)之研究,開拓出一個新的紀元。病人角色概念一經提出,嘗備受社會學者之諸多批判,究其原因,厥在病人角色每隨(1)疾病類型;(2)行為之個別差異;(3)醫師病人關係;(4)社會階級等之不同而有所出入。唯帕森斯本人並未斷言其病人角色概念可概括所有一切病人。倘將此一概念用以解釋歐美社會之中產階級且感染一般疾病之病人角色,其所描述之特徵,仍不失為一理想模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病人角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