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鑠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uò
解釋:
  1. 鎔化。
    【例】燒鑠、眾口鑠金
  2. 明亮閃耀的樣子。通「爍」。
    【例】震古鑠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uò
解釋:
[動]
1.鎔化。如:「燒鑠」、「眾口鑠金」。
2.消損、削弱。《戰國策.秦策五》:「秦先得齊宋,則韓氏鑠,韓氏鑠則楚孤而受兵也。」宋.陸游〈晨起對鏡〉詩:「朱顏豈是一朝去,暗鑠潛銷五十年。」
3.鍛鍊。《孟子.告子上》:「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
[形]
1.美好光明的。《詩經.周頌.酌》:「於鑠王師,遵養時晦。」漢.毛亨.傳:「鑠,美也。」
2.光亮閃耀的樣子。通「爍」。如:「震古鑠今」。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ia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ㄕㄨㄛˋ

1. 鎔化。如:「眾口鑠金」。《說文解字.金部》:「鑠,銷金也。」《楚辭.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鑠石些。」《淮南子.覽冥》:「以冬鑠膠,以夏造冰。」

2. 消損、削弱。《戰國策.秦策五》:「秦先得齊宋,則韓氏鑠,韓氏鑠則楚孤而受兵也。」宋.陸游〈晨起對鏡〉詩:「朱顏豈是一朝去,暗鑠潛銷五十年。」

3. 鍛鍊、滲入。《孟子.告子上》:「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宋.陸九淵〈與曾宅之〉:「此理本天所以與我,非由外鑠。」

4. 美好光明的。《詩經.周頌.酌》:「於鑠王師,遵養時晦。」漢.蔡邕〈太尉李咸碑〉:「懿鑠之美,昭登于上。」

5. 光亮閃耀之狀。通「爍」。如:「震古鑠今」。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頌讚》:「原夫頌惟典雅,辭必清鑠。」

㈡ㄩㄝˋ

烙、燒。《莊子.胠篋》:「鑠絕竽瑟。」唐.柳宗元〈愚溪對〉:「溽暑之鑠,眾從之風,而我從之火。」

注音: ㈠ㄕㄨㄛˋ ㈡ㄩㄝ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鑠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