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糊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ㄧˇㄈㄣˇㄓㄨㄤˋ˙ㄉㄜㄇㄧˇㄇㄞˋㄏㄢˋㄕㄨㄟˇ調ㄊㄧㄠˊㄔㄥˊ˙ㄉㄜㄔㄡˊㄓㄨㄤˋㄨˋㄖㄨˊ:「ㄇㄧㄢˋㄏㄨˊ」、「漿ㄐㄧㄤˋㄏㄨˊ」。
  2. ㄐㄩˋㄧㄡˇㄋㄧㄢˊㄒㄧㄥˋㄦˊㄋㄨㄥˊㄔㄡˊ˙ㄉㄜㄕˊㄨˋㄖㄨˊ:「ㄩˋㄏㄨˊ」、「ㄇㄚˊㄏㄨˊ」。
  3. ㄋㄧㄢˊㄊㄧㄝㄖㄨˊ:「ㄏㄨˊㄓˇㄏㄜˊ」、「ㄏㄨˊㄒㄧㄣˋㄈㄥ」。
  4. ㄅㄨˋㄑㄧㄥㄔㄨˇㄅㄨˋㄇㄧㄥˊㄅㄞˊㄖㄨˊ:「ㄇㄧˊㄏㄨˊ」、「ㄏㄨˊㄊㄨˊ」、「ㄏㄢˊㄏㄨˊ」。
  5. ㄕㄠㄐㄧㄠㄓㄨˇㄌㄢˋㄖㄨˊ:「ㄨㄛˇㄅㄚˇㄇㄧㄢˋㄓㄨˇㄏㄨˊ˙ㄌ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以粉狀的米、麥和水調成的稠狀物。
    【例】麵糊、漿糊
  2. 具有黏性而穠稠的食物。通「餬」。
    【例】芋糊、芝麻糊
  3. 黏貼。
    【例】糊紙
  4. 不清楚、不明白。
    【例】糊成一片,看不清楚。
  5. 燒焦、煮爛。
    【例】我把麵煮糊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以米麥粉和水調成的稠狀物。如:「麵糊」、「漿糊」。
2.具有黏性而穠稠的食物。通「餬」。如:「芋糊」、「鱔糊」、「芝麻糊」。《西遊記》第六九回:「滑軟黃粱飯,清新菰米糊。」
[動]
1.黏貼。如:「裱糊」、「糊紙」。《老殘遊記》第七回:「又叫買了幾張桑皮紙,把那個破窗戶糊了。」
2.填飽肚子。同「餬」。《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自耕自食,儘可糊口。」
[形]
不清楚、不明白。參見「模糊」條。
[副]
燒焦、煮爛。如:「蛋煎糊了。」、「我把那鍋牛肉煮糊了。」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糊弄」條。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黏合封閉。如:「糊窟窿」、「拿一張紙把這條縫糊上。」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ô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可供黏貼的漿糊,也指具有黏性而濃稠的食物。
  2. [[動] ] 塗抹。
  3. [[動] ] 黏貼。
  4. [[形] ] 變成糊狀。
  5. [[動] ] 強推、硬給。
音讀: hôo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ㄏㄨˊ

1. 黏貼。同「𪏻」。如:「裱糊」、「糊紙」。《說文解字.黍部》:「𪏻,黏也。从黍,古聲。䊀,𪏻或从米。」《老殘遊記》第七回:「又叫買了幾張桑皮紙,把那個破窗戶糊了。」《紅樓夢》第六七回:「後來二爺纔叫人裱糊了房子,聚過來了。」

2. 以米麥粉和水調成的稠狀物。同「餬」。如:「麵糊」、「漿糊」。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五.雜誌》:「予奉使按邊,始為木圖寫其山川道路,其初遍履山川,旋以麵糊木屑寫其形勢於木案上。」

3. 具有黏性而穠稠的食物。同「餬」。如:「芋糊」、「鱔糊」、「芝麻糊」。《西遊記》第六九回:「『滑軟黃粱飯,清新菰米糊。』」

4. 不清楚、不明顯。如:「含糊」。《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誰知除了眼鏡,兩眼模糊,反辨不出那人的面目。」《醒世姻緣傳》第五三回:「我著俺小槿子送你去,看你迷糊了。」

5. 燒焦、煮爛。《紅樓夢》第五九回:「我媽為什麼恨我?我又沒燒糊了洗臉水,有甚麼不是!」

6. 填飽肚子。通「餬」。《魏書.卷三五.列傳.崔浩》:「今既糊口無以至來秋,來秋或復不熟,將如之何?」《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自耕自食,儘可糊口。」

㈡ㄏㄨˋ

「糊弄」:敷衍、欺矇。如:「別以為你這樣隨便糊弄可以過關。」「他說的每句話都是糊弄人的,完全不可信。」

㈢ㄏㄨ

黏合封閉。如:「糊窟窿」、「拿一張紙把這條縫糊上。」

注音: ㈠ㄏㄨˊ ㈡ㄏㄨˋ ㈢ㄏㄨ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糊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