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模糊檢索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uzzy search
作者: 林信成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模糊檢索(fuzzy search)是一種資訊檢索演算法,顧名思義是針對資料庫中的文件內容進行近似字串比對(approximate string matching),從而搜尋出與使用者需求相近的資料。傳統上,以精確比對(exactly matching)為導向的搜尋演算法允許使用者透過查詢詞彙找出資料庫中完全符合的文件,但無法找出字詞相近的資料。而模糊檢索則具備類似自然語言或近似字串查詢的功能,藉由演算法計算詞彙與詞彙之間的相似度,能找出字串相近、字義相近或字音相近的資料,可使資訊檢索系統具備容錯、同音、相關詞提示、相關詞回饋、相關程度排序等功能,進而協助使用者擴展查詢範圍。資訊檢索系統的任務是比對檢索條件與資料庫文件,以找出符合檢索條件的相關文件。傳統作法大多採用布林邏輯進行比對,將文件庫中的待檢文件與使用者輸入的檢索詞進行布林運算,結果只有1或0(亦即符合或不符合),符合者檢索出來,不符者略過不取,所以又稱為精確比對。其優點是簡單、快速,非常適合用於需求明確的檢索。但是,如果使用者無法明確的表達檢索需求,或是輸入的檢索詞出現錯字、冗字,或是查詢條件比較複雜以致無法清楚描述,精確檢索就顯得有所不足。。由於模糊檢索可允許使用者輸入任意查詢字串,即使有同音、同義、錯字、冗字也能檢索出相關資料,因此又稱為近似字串檢索或是容錯檢索。目前,許多搜尋引擎皆支援模糊檢索功能,使用上方便許多。以Google搜尋引擎為例,假如使用者在輸入時拼錯字,模糊檢索程式將藉由計算詞彙的相關性而主動向使用者提示正確的字詞。例如:在Google輸入「磨湖搜尋」將得到「目前顯示的是以下字詞的搜尋結果:模糊搜尋」。由於模糊檢索日益普及,許多圖書館檢索系統也都同時支援精確檢索與模糊檢索功能,通常當使用者選擇精確檢索找不到資料或資料過少時、或是不確定檢索詞是否正確時、或想藉由單一檢索詞擴展查詢範圍時,便可使用模糊檢索來找出相關性資料。曾元顯、林瑜一著(1998)。模糊搜尋、相關詞提示與相關詞回饋在OPAC系統中的成效評估。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61,103-125。
參考資料:
曾元顯、林瑜一著(1998)。模糊搜尋、相關詞提示與相關詞回饋在OPAC系統中的成效評估。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61,103-125。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模糊檢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