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德沙特肢體教學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elsarte Method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學派名。德沙特是法國人,1811年生於So Lesmes,1871年卒於巴黎,是位音樂教師。他在法國首創其表現法時,是為了訓練演唱家和演說家身體美感的表現而創,並非以舞蹈訓練為目標。後經由其美國籍學生麥凱(James Steele Mackaye, 1842-1894)將該表現法帶回美國發展,又建立出另一種形式的德沙特表現法。麥凱為演劇家,1869年到巴黎隨德沙特學習,對舞台表演和體操都具有相當經驗和研究興趣,所以很快便成為德沙特的助教。1870年凱爾返美開始教授德沙特表現法,他把自己研究的和諧體操和德氏的表現系統合併,設計出一套專為訓練演員和演說家的方法。這套美國德沙特表現法再由麥凱的學生史泰賓斯(Genevieve Stebbins, 1857-1914)繼續發展。史氏再把瑞典林格(Ling)體操和瑜珈呼吸技巧加入德沙特的表現體系中。史氏著有《德沙特表現體系》(The Delsarte System of Expression)一書,從1885年到1902年間該書再版六次,鄧肯(Isadora Duncan)和聖丹尼斯(R. St. Denis)都受其影響。史氏還舉辦發表會,聖丹尼斯曾於1892年看了她的演出。繼史氏之後,另一位重要的德沙特教師是赫里耶塔.羅索爾(Herietta Russell,又名Herietta Crane, 1849-1918),她在美國和法國學習德沙特方法,並受到當時英國的美工藝術 ── 工藝運動思潮的影響,把德沙特方法延伸到美術、雕刻、服裝、家居設計、演藝和儀態學習之領域。羅索爾從1880年起在美國及歐洲兩地教學,直到1917年為止,當時很多中上家庭婦女都向她學習,蕭恩(Ted Shawn, 1891-1972)曾邀請她到丹尼斯學校演講。後在美國該表現體系被推廣到學校體育課程中,形成一股大眾教育的文化。她對美國現代舞的影響有三: 史泰賓斯認為傳統西方婦女穿著的硬體內衣,會妨礙身體動作和呼吸,後來羅索爾強調西方男、女服裝都需改革,不只為了美觀,也為了健康。 德沙特體系強調動作的自然放鬆與和諧平衡,並注重流暢性,因此,開啟了對動作的新觀念和設計方向。 由女性來參與及推動身體新文化的建造,揚棄維多利亞時代的約束,嚮往古希臘和東方精神,因此現代舞先驅鄧肯和聖丹尼斯皆受其影響。
參照:
Oxford University Press《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N.Y.London 1998、Simon and Schu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德沙特肢體教學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