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教育(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人 | |
口 | |
教 | |
育 | |
( | |
大 | |
陸 | |
地 | |
區 | |
)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蘇式冬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口教育在中國大陸始於一九七○年代初期,在一九七八年,首次以講座的形式在高中進行人口教育,用六課時左右的時間開設「晚婚和計畫生育教育講座」;主要內容有三節:計畫生育概述、提倡晚婚、節制生育。 在一九八○年,教育部將講座改為人口教育講座,內容為四部分:馬克思主義人口理論的基本觀點;世界人口概況;控制人口增長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重要條件;中國控制人口增長的目標和具體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了中學試驗教材[人口教育]為十六課時。在一九八一年[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畫試行草案]中規定,人口教育在高中三年級上學期開設講座,並在生理衛生、生物、地理等課內結合進行。 一九九二年頒布[九年義務教育課程計畫(試行)]中規定: 人口教育可結合地理、生物、思想政治等學科有關內容進行。小學自然、社會,初中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應重視進行環境教育;國防、交通等教育滲透在相關學科和活動中進行。所有這些方面的教育均不單獨設課,也不進行考核。 在地理課,主要講述世界人口的數量;人口密度和世界人口地區分布的特點;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世界人口增長的趨勢;人口向城市的遷移;世界人口問題;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分布;人口遷移;人口的增長;計畫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在生物課教學中,人體生理衛生部分講授「生殖和發育」,內容包括生殖和發育的概念。生殖(男、女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態、結構、受精)發育(胚胎的發育和營養;從嬰兒到成人的發育分期;青春期的發育特點和衛生;青春期的心理衛生)。生物的遺傳、進化和生態部分講述「遺傳和變異」,內容包括:生物的遺傳現象;生物的性狀通過生殖而遺傳;遺傳是有物質基礎的;人類主要的遺傳疾病;禁止近親結婚、生物的變異現象: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變異的生物學意義和實踐意義。在政治課,主要講述中國人口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一九八八年教育部制訂的[中學政治課教學大綱]中規定,初中三年級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課中講述以下內容: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與人口問題;人口增長與經濟建設、改善人民生活的關係。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