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育刷新審議會(日本)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Japanese Education Reform Council
作者: 林如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日本教育刷新審議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為了調查審議教育改革方面的重要事項,在內閣所設置的教育審議機關。
  審議會直屬於內閣總理大臣,除了答覆總理大臣所諮詢的事項之外,還有主動提出重要問題來審議,將其結果向內閣總理大臣建議或報告的職責。
  教育刷新審議會原名教育刷新委員會,是根據一九四六年八月十日頒布的教育刷新委員會官制所設置,迨一九四九年六月一日方根據教育刷新審議會令改稱。審議會維持到一九五二年六月五日因[文部省設置法]修正,設立中央教育審議會後才予以廢止。
  審議會設委員長、副委員長各一人和五十人以內委員。委員是從政治、教育、宗教、文化、經濟、產業等各界的學識經驗者之中選出。委員中再選出聯絡委員,參加審議會、文部省、盟軍總部三者的聯絡調整機關--聯絡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
  委員長當初為安倍能成(前文部省大臣,曾任一高校長),一九四七年十一月起改由原任副委員長的南原繁(曾任東京帝大校長)接替。南原繁一直在任到審議會結束時。實際的委員組成上,強調排除官僚的成分,學術界、教育界的代表人物占了大多數,確立了教育專家的形象。委員的成員傾向以自由主義的知識分子為主體,而極端的國家主義者和軍國主義者都被排除於外。
  從一九四六年九月七日到五十一年的十一月八日為止,總共召開了一四二回的總會。總會之下,設以檢討教育理念為課題的第一委員會,其下再設二十一個特別委員會,專門調查某些特定事項。特別委員會把審議結果向總會報告,總會以此為基礎進行審議,通過之後就成為建議向內閣總理大臣提出。
  根據上述的程序所提出的三十五次建議,從制定[教育基本法]所必要的「六三三四制」等的第一次建議事項,到包括私立學校、大學、教員養成、社會教育、教育行政等廣泛的領域,甚至及於文化、宗教、藝術等相關事項。由於這些建議,制定了[教育基本法]、[學校教育法]、[教育委員會法]等重要教育法令,教育改革因此付諸實行。審議會更進一步從一九四七年二月提出「六三制」實施的要求等共四次的聲明,強烈地催促改革的實行,敲響了財政危機和反改革運動的警鐘。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