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教育倫理 - 教育百科
衛 | |
生 | |
教 | |
育 | |
倫 | |
理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Ethics of Health Education |
作者: | 黃淑貞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衛生教育倫理係指從事衛生教育工作者共同認定之工作道德與理想。衛生教育人員希望藉教育的力量,使個人產生一些改變,以導致一較健康的生活。由於學習與改變是個人的經驗,故作為改變他人行為的衛生教育人員應有崇高的理想所引導,並在其同儕中形成共識,如此方可避免對公眾的危害;這也是美國學者格林伍德(Ernest Greenwood)所提出的專業特性之一。 就衛生教育而言,其價值觀念應基於對下列事務之尊重:對人體生命之尊重;對個人人格尊嚴之尊重;對個人信念之尊重;對學習過程中的創見之尊重;對民主自由原則之尊重,包括自由而公開的選擇、自決的權利等。衛生教育倫理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實務領域的執行,第二部分係指研究的領域。 在實務方面羅斯(Helen S. Ross)和米可(R. Paul Mico)提出衛生教育的專業道德規範應注重下列事項:(1)無論在與同事相處中或是為民提供服務時,皆不得有種族、宗教、年齡、性別、文化背景或是社會經濟背景之歧視;(2)尊重對所屬機構及服務對象之義務,尊重同事之權利,以及尊重團隊精神;(3)使有關的人參與計畫的研擬及執行;(4)避免使用操縱的方法,俾使服務對象有自由公開的抉擇機會。 在研究方面的倫理應禁止對於研究對象的傷害,保證隱私性,以及獲得被研究者的同意。美國教育評估標準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提出在評估性研究方面特別有四個標準要考慮,即效用性、正確性、可行性及適當性。其中適當性特別對研究的倫理提出規範,意指義務的說明、利益的衝突、完全告知、公眾知的權利、人體樣本的權利、人際交往、平衡報導及經費的責任。這些標準係攸關隱私、樣本的保護以及資訊的自由。美國國家生物醫學及行為研究保護人類樣本委員會(The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Subjects of Biomedical and Behavioral Research)所界定的三個原則亦可供參考,即善意(beneficence)、尊重(respect)和公正(justice)。 一般專業的道德規範(moral codes)係由一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團體組織系統訂定明確的條文,並藉由教育訓練的過程傳達與從業人員。目前我國衛生教育界的道德規範尚待建立,美國公共衛生教育學會(The Society for Public Health Education)的道德規範或可為參考。其內容包括:(1)正確的表現能力、教育、訓練的經驗,並且將在專業能力範圍內從事工作;(2)經過研讀、訓練以及做研究,使專業能力維持在最高程度;(3)誠實的報告研究結果和執行業務,不加扭曲;(4)不因對象之種族、國籍、宗教、年齡、性別或社經地位而在服務、雇用、訓練、升遷上有所歧視;(5)尊重隱私、尊嚴以及個人價值;(6)對服務的個人或群體提供同意告知之原則;(7)支持因選擇的改變而非強迫;(8)支持一個教育環境以鼓勵個人的成長和發展;(9)對不道德的事情採取適當的行動。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