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認知治療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gnitive Therapy
作者: 廖鳳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認知治療是一九五○年代美國學者貝克(Aaron T. Beck)所發展的一種以改變患者錯誤認知的方式達到解除行為困擾的心理治療方法。治療者透過接納、溫暖及同理的態度,引導患者建立嘗試錯誤的心態,逐步進入自行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在治療歷程中,治療者透過和患者一起檢核自己想法的可信性,教導患者「學習如何學習」,在合作的治療氣氛下,患者將發現自己所遵循的心理規則不合理之處,並逐漸擺脫不斷自我錯誤認證的「認知陷阱」(cognitive traps),落實信念形成歷程中取得證據的步驟,改變原有的錯誤想法。
  在貝克的認知治療步驟中,特別強調「蘇格拉底式對話」(Socratic Dialogue)的應用。這種晤談方式是在標定患者在某些特定情緒事件下的情緒及背後的心理規則或信念之後,依患者所用的語詞,要求其精確地界定用語,說明其推理的過程,並自行找證據來證明此一推論的正確性。在治療者的探問之後,患者會發現自己推論過程的謬誤之處,並自動加以修正。治療者一再運用同組型的一套問句,患者也會發現此種辯證的方法,並且學會自行用此種方法驗證自己的想法,而達到自我覺察及自行改變的功效。
  除了「蘇格拉底式對話」之外,貝克也主張廣泛地運用各種認知或行為的技巧來進行治療工作。例如:要求患者對自己的情緒及想法進行監控記錄,排出自己各項活動的時間表,將欲達成的目標排列等級逐步實現,記錄自己優良或愉快的表現,進行認知重評,構想各種可用的因應方法,進行認知預演,採用角色扮演及指定家庭作業等。
  貝克認為認知治療可以在短期間內(十二至二十次會談)減輕當事人的無助感、自殺意念、自我批評、自我譴責及痛苦的情感狀態,並改變其呆滯、逃避、迷糊等外顯行為。他所著的數本專書則對憂鬱症、焦慮症、恐懼症及人格疾患的不良認知內容與治療方法有精闢的探討,均為經典之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認知治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