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謁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進見、拜見。
    【例】晉謁、謁陵、拜謁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名片。《說文解字.言部》「謁」字.清.段玉裁.注:「謁者,若後人書刺,自言爵里姓名,並列所白事。」《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高祖為亭長,素易諸吏,乃紿為謁。」《後漢書.卷一一.劉盆子傳》:「酒未行,其中一人出刀筆書謁欲賀。」
2.姓。如漢代有謁瓊。
[動]
1.稟告、說明。《戰國策.秦策一》:「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請謁其故。」漢.王充《論衡.紀妖》:「當道者曰:『吾欲有謁於主君。』從者以聞。」
2.請求。《列子.周穆王》:「謁史而卜之,弗占;謁巫而禱之,弗禁;謁醫而攻之,弗已。」《唐語林.卷三.賞譽》:「任大理評事,日饘粥不給,嘗於安國寺相識僧處謁飧。」
3.進見、拜見。如:「晉謁總統」。《楚辭.劉向.九歎.遠遊》:「登崑崙而北首兮,悉靈圉而來謁。」《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傳.衛大經傳》:「開元初,畢構為刺史,使縣令孔慎言就謁,辭不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名片。《說文解字.言部》:「謁,白也。」清.段玉裁.注:「謁者,若後人書刺,自言爵里姓名,並列所白事。」《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高祖為亭長,素易諸吏,乃紿為謁。」《後漢書.卷一一.劉玄劉盆子列傳.劉盆子》:「酒未行,其中一人出刀筆書謁欲賀。」

2. 稟告、說明。《戰國策.秦策一》:「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請謁其故。」漢.王充《論衡.紀妖》:「當道者曰:『吾欲有謁於主君。』從者以聞。」

3. 請求。《列子.周穆王》:「謁史而卜之,弗占;謁巫而禱之,弗禁;謁醫而攻之,弗已。」宋.王讜《唐語林.卷三.賞譽》:「任大理評事,日饘粥不給,嘗於安國寺相識僧處謁飧。」

4. 進見、拜見。如:「晉謁總統」。《楚辭.劉向.九歎.遠遊》:「登崑崙而北首兮,悉靈圉而來謁。」《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列傳.衞大經》:「開元初,畢構為刺史,使縣令孔慎言就謁,辭不見。」

5. 姓。如漢代有謁瓊。見《萬姓統譜》。

注音: ㄧㄝ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謁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