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讀書俱樂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ook Club
作者: 劉貞孜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讀書俱樂部有三義:一指採取會員制預約郵購圖書的商業機構;二指由藏書家或讀者所組織的非營利性俱樂部;三指18世紀至19世紀初英國文學界流行的社團。
  一般所稱讀書俱樂部係指第一義而言,其郵購銷售方式於1919年首見於德國。當時為了促銷古典文學名著,大量印製廉價特別版本以應消費者之需求;但是,消費者僅能透過郵購方式取得,在一般書店中買不到。1924年德國才開始有讀書俱樂部以郵購方式供應預約書給會員的做法。
  1916年美國人雪曼(Harry Scherman)開始以郵購方式銷售袖珍本古典文學名著,短短10年內,他銷售了50,000,000本。1926年雪曼設立每月一書俱樂部(Book-of-the-Month Club,簡稱 BOMC),並聘請名編輯顧問組成委員會專為俱樂部會員選書。第一次選書預約,就有5,000名訂購者。30年後其會員遽增為500,000名。美國讀書俱樂部成功的原因,一方面可能由於選書委員會成員之權威與建議較一般商業色彩濃厚的書店可靠,另一方面則由於一般民眾冀求成為俱樂部會員的心理需求使然。郵購方式儼然成為美國生活方式的特色之一,也著實為偏僻的地區帶來實質的便利。
  除了每月一書俱樂部外,美國還有許多成功的讀書俱樂部,像讀者文摘讀書俱樂部 (Reader's Digest Book Club)、兩天一元讀書俱樂部(Doubleday One Dollar Book Club)等。其郵購圖書內容有一般性也有專門性的,充分給予讀者選擇的自由。由於讀書俱樂部的銷售佳績震撼了出版業,有的出版商因此聯合籌設讀書俱樂部,以促銷本身所出版之圖書,甚至像〔時代雜誌〕(Time)及〔生活雜誌〕(Life)的出版商也競以平裝本近代文學名著以饗會員。此外,為配合不同年齡階層的需要,也有青少年甚至兒童讀書俱樂部的產生。
  讀書俱樂部所選圖書最初均為已出版之圖書,由俱樂部向出版者購買版權,以特別版方式重印出版。1968年英國的讀書俱樂部獲得出版商允許,郵購版本得以和正式版本同步發行,破除必須等待正式版本發行一年半載方准重印之限制。其唯一的條件是郵購版本必須標示清楚並用特別的裝訂方式,以別於正式的版本。
  1970年代為讀書俱樂部鼎盛時期。主要由於俱樂部本身為讀者推介不少好書,會員享有充分的自由選擇權利,所售圖書價廉物美,郵寄到府更省下不少寶貴時間等優點所促成。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讀書俱樂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