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行己有恥 - 教育百科
ˊ
ˇ
ˇ
ˇ
  • 漢語拼音 xíng jǐ yǒu ch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íng jǐ yǒu chǐ
解釋:
人有羞恥心,凡認為可恥的事就不去做。《論語.子路》:「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宋.陸九淵〈與徐子宜書〉:「兄質性篤厚,行己有恥,不至有是。」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行己有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張鍠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行己有恥」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顧亭林(炎武)所提倡的為人處事的一個原則;顧氏認為一切違反禮法,不顧道義的行為,都是由於缺乏羞恥心的緣故。
  明代後期的儒學趨於空疏,學者高談明心見性的虛玄空論,不注重具體的行為表現,而流於放誕,表現出輕薄不義的行為。尤其明朝的滅亡,更見出為官者貪汙腐化,為將者自私自利,甚至整個社會風氣,都表現出無恥無義。主要的原因,便是許多人都失去了「恥」的觀念,「不知羞恥」而違反道德正義,甚至以「不義」的獲得而沾沾自喜,所以在國都失守之後,有些人竟不惜屈身事賊,從降服李自成以至滿清,全然不顧國仇家恨。這些都歸因於「無恥」而致。於是顧氏提倡「行己有恥」的原則,希望從人人所具有的羞恥心出發,建立一個人人可以實在感受到的道德自律原則,讀書人切實自修,以落實道德教化。
  羞恥心是人根據道德倫理或正義所建立的「良心」,用來監督自己的行為是否合乎道德倫理或正義。如果行為有不合之處,會覺得自己做了不該做的事,而感到可恥,也就是心理學所說的心有愧疚。所謂一個人做錯了事而良心不安,正是自以為恥的意思。
  顧氏認為士人的廉恥觀念關係到社會風氣的良窳,因為士人或擔任國家官職,或為鄉里的表率,如果士人無恥,便會敗壞國家政治,影響社會風氣,傷害國家社會至為嚴重。因而在〔日知錄.廉恥篇〕中說:「士大夫之無恥,是為國恥。」大力倡導「行己有恥」之教,以提升社會道德。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行己有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