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孤苦仃俜 - 教育百科
ˇ
  • 漢語拼音 gū kǔ dīng pīng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漢語拼音: gū kǔ dīng pīng
釋義:
仃俜,猶「伶仃」。「孤苦仃俜」即「孤苦伶仃」。見「孤苦伶仃」條。01.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一六齣:「今生怎生?偏則是紅顏薄命,眼見的孤苦仃俜。」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孤苦伶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孤苦伶仃 」原作「零丁孤苦」,見於晉.李密〈陳情表〉。李密的父親早亡,母親又被舅舅逼迫改嫁,由祖母養育而成,故李密事奉祖母極為孝順。晉武帝時,朝廷徵召他出任官職,但李密認為祖母年事已高,不可無人奉養,故上〈陳情表〉婉辭,文中言辭哀切懇摯,武帝大為感動,於是賜予祖孫二人奴婢與食米,使他得以終養祖母。〈陳情表〉中有一段說道:「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意思是說:我小時候體弱多病,一直到九歲都還沒辦法自己走路,就這樣孤單困苦地成長。文中「零丁」是個聯綿詞,為孤單沒有依靠的樣子,亦可作「伶仃」或「伶丁」,後來「孤苦伶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孤單貧苦,無依無助。
典源:
此處所列為「孤苦伶仃」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李密〈陳情表〉(據《三國志.卷四五.蜀書.楊戲傳》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晉武帝立太子,徵為太子洗馬,詔書累下,郡縣偪遣,於是密上書曰:「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見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1),零丁孤苦,至於成立(2)。既無伯叔,終鮮(3)兄弟;門衰祚(4)薄,晚有兒息(5)。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早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亦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敢廢遠。臣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注解〕 (1) 不行:不能走路或行動。 (2) 成立:成長到可以自立。 (3) 鮮:音ㄒ|ㄢˇ,少。 (4) 祚:音ㄗㄨㄛˋ,福氣。 (5) 兒息:兒子。
書證:
01.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一六齣:「今生怎生?偏則是紅顏薄命,眼見的孤苦仃俜。」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孤苦仃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