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音樂心理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sychology of Music
作者: 蔡崇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音樂心理學的源起,可溯及一八八三年司坦普(C. Stumpf, 1848~1946)的〔音的心理學〕(Tonpsychologie)。書中提出音樂和諧與不和諧的理論,認為同時演奏而能融合在一起的音,就是和諧。
  音樂心理學探討的領域,早期以分析音的各種特性為主,如頻率、強度、音質、長短等,如人類的耳朵對頻率的反應範圍大約從二十到二萬赫(Hz),最敏感的反應區在二千到四千赫之間。受過訓練或較具經驗者可輕易地從音質辨識出不同樂器的演奏。不同類型的樂曲呈現不同的節奏,華爾茲與進行曲的節奏就顯然不同。此類研究主要涉及人類的生理結構與知覺功能。
  音樂心理學研究的另一領域為欣賞或演奏音樂的情緒和感情的反應,如愉快、悲傷、激昂、興奮等,這些反應可透過心理功能的變化如心跳、血壓、呼吸等測量出來,亦可由欣賞者或演奏者口頭陳述。有關研究顯示,喜歡音樂者比較容易流露感情。
  另一個重要的領域,是研究音樂天才或能力的組成成分。音樂天才究竟是由於遺傳,還是由於環境造成的?音樂能力包括那些成分?如何挑選具有音樂潛能者?如何培養音樂人才?目前已發展出若干音樂性向測驗,如〔席修爾音樂才能量表〕(Seashore's Measures of Musical Talents),〔德瑞克音樂性向測驗〕(The Drake Musical Aptitude Test),〔溫氏音樂智力標準測驗〕(Wing's Standardized Tests of Musical Intelligence)及〔高登音樂性向輪廓圖〕(Gordon Musical Aptitude Profile)。
  此外,音樂心理學亦涉及社會心理方面,並用於工業和諮商。有些音樂心理學者調查了解音樂家及一般民眾的音樂品味的趨向,或運用音樂調和工作環境,以增進工業生產或提高辦公室的工作效率,甚至發展「音樂治療法」(music therapy),用於醫院及精神醫療機構,藉音樂欣賞改變病患者情緒或行為,以提高療效。如以進行曲或搖滾樂來激發沮喪病人的情緒,用柔和的音樂來協助病人紓解情緒亢奮和焦慮。目前音樂治療法已逐漸被若干美國大學接受,列為大學和研究所的心理課之一。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音樂心理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