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學預科(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趙中建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大學預科係指中學與大學之間的一個教育階段,修業年限一般為二年,附設於大學(學院)或單獨設立。民國十一年(1922)以前的中國近代學制中均設立預科階段,如民國元年(1912)的〔大學令〕將大學分為預科、本科、大學院三級,凡中學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者,均須畢業於該階段,始有升入大學本科之資格。一九四九年以後的學制中雖未明確規定設置預科,但一九五一年中共政務院〔關於改革學制的決定〕所規定的「各種高等學校得附設先修班或補習班,以便利工農幹部、少數民族學生及華僑子女等入學」,具有預科的性質。在高等學校的生源主要來自中等學校後,該類先修班或補習班相繼停辦。中央學制問題研究小組在一九六四年七月草擬的〔學制改革初步方案(徵求意見稿)〕中提出:設立高等學校預備教育,作為不分段的四年制中等教育同高等教育的銜接和過渡,其方式為高等學校辦二年制的預科或地方辦二年制的分科預備學校。該學制改革方案雖終未形成正式文件,但高等教育部於一九六四年十月批准清華大學和南京工學院試辦預科,學制二年。清華大學以該校附屬中學完成高一課程的學生中擇優選拔九十人進入預科;南京工學院在土木建築系試辦建築專業預科,從南京市普通中學完成高一課程的學生中挑選或由中學推薦,經考試後錄取。高等教育部在一九六五年二月又批復天津大學,同意該校試辦二年制預科兩個班級。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的爆發,這一大學預科教育的試驗也隨之夭折。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大學預科(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