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西斯哲學 - 教育百科
法 | |
西 | |
斯 | |
哲 | |
學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Fascist Philosophy |
作者: | 馮朝霖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法西斯主義(Fascism)是一項與所有民主道德價值觀直接對立的社會哲學和教育哲學。從外觀來看,法西斯主義也可算是理想主義的一種形式;它假設宇宙中有一種道德秩序,而所有人類都必須遵守。但它與東方和西方的理想主義都不相同;法西斯主義認為道德自由、個人自我表達、自我實現及個人的進取心和熱忱等原則,只有透過國家的解釋,才會使個人對道德秩序產生助益。在其至善論的形上學與倫理學的外觀下,法西斯主義事實上削弱了人的個性,使得個人成為國家意志的客體。它譴責民主為一個目標衝突的社會;它也反對多數決的規則;反對不同的意見和機構;反對天生平等的權利、責任與機會。法西斯主義相信民主會導致社會的不安定、剝削以及個人只顧滿足自己的私欲,並且認為民主缺少追求一致的理想目標的意識、犧牲精神與紀律。 根據法西斯主義,社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每個人從社會中以相同的態度來接受社會生活方式與教養,就如同一根指頭受到身體系統的滋養一般。雖然社會是各部分的結合,但這個整體卻大於部分的總和。從這個假設中,法西斯主義衍生出其基本的社會與教育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包括社會順服、社會穩定一致、安全與堅定不移的服從。在法西斯主義的美德層級中,責任是最主要的美德,接下來是自律與自我犧牲。至於自由,只有在國家整體利益的考量下,才會成為一種自然權利與特權。 法西斯主義在教育上的運用非常明顯,它讓學校成為法西斯國家的工具,且選擇和控制教學的材料,以符合法西斯哲學的需要。在法西斯的學校中,課程是固定的,而教師則是精神上、智能上及社會生活中唯一的權威;至於教學方法,則以採用訓練紀律的方式為之。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法西斯哲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