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動物心理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nimal Psychology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動物心理學是應用觀察與實驗以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研究的理論根據導源於哲學中的二元論;確定於進化論,從而引起觀察動物行為,以視其有無與人類行為近似的跡象。觀察的起點是認為人是動物中的一類,從觀察動物行為或者可以發現人類基本的行為痕跡。初起時在「動物行為」(Ethology)的領域中,後又成為「比較心理學」(Comparative Psychology,參見「比較心理學」)。
  動物心理學開始時含有對神人同性觀點的反對因素,只取「同性觀點」將人下推至動物性方面,根據非系統觀察之所見,例如蜘蛛結網,顯示此種昆蟲具有如人類般的智慧;又如警犬協助捉拿罪犯,具有類似人的義務感。此後對動物的研究,側重「本能」與「智力」,認為動物界中如鳥類選擇築巢之處及哺育幼兒屬於本能行為;而柯勒(W. Köhler, 1887~1967)的猩猩實驗,則認為動物在思想活動中,有了解意義而頓悟的表現。又經觀察動物受傷時,其同類相助的現象,認為動物也有人類般的同情心。至於達爾文(C. Darwin, 1809~1882)十九世紀所觀察的動物情緒,也常是研究情緒者的援引資料。到施金納(B.F. Skinner, 1904~1990)的研究出現,不但將研究結果用於解釋動物行為,而且用來印證人類的學習。
  由對動物行為的研究,邁爾(N.R.F. Maier)與史耐納(T.C. Schneirla)發現動物行為有與生俱來和後天獲得的二類,以此印證電腦的作業,後世之指定的作業猶如天生的活動能力;在特殊狀況下的實際活動,則是由貯存資料而發揮的功能,猶如獲得的一般。這種情形,導引晚近學習心理中,用電腦作業的程序,做為教導或解釋學習行為的依據,是以機械為師,卻可回溯至動物心理學的研究。
  動物心理學自出現迄今,頗有貢獻,但批評者以為人類精神方面的特徵,如語言、宗教、藝術等方面,在動物界尚無顯著的發現。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動物心理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