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建立中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ufbauschule
作者: 周玉秀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組成威瑪共和國(1919~1933),實行民主政治,建立中學即是此期間的一類中學。一九二二年,芮需持(Hans Richert)起草改革普魯士的中等教育,將中學分為文科中學、實用文科中學(Realgymnasium)、高等實科學校(Oberrealschule)及德國高等學校(Deutsche Oberschule)四類型。建立中學性質等同於上述四類型,唯銜接在六年級之上,由第七學年起繼續六個年級學業,直至十三年級結束,可獲取進入大學之文憑。
  此類中學初期只設於普魯士境內,一九三三年以後,普魯士以外的各邦也設有建立中學,有的直接設置第六年級,提供七個年級的課程,拜彥邦(Bayern)則視此等學校為一師資培育機構,負責國民學校師資之養成。奧地利亦有此類學校,唯由八年級起計有五個年級,畢業生可持其證書申請進入大學就讀。
  照芮需特一九二二年的改革方案,建立中學課程如德國高等學校般,有兩門現代外國語、核心課程(德文、歷史、地理、美術、音樂、宗教)及德國文化財一科。一九二四年,芮需特於普魯士〔高等學校法規〕(Neuordung des preu β ischen höheren Schulwesens, 1924)中,規定建立中學和其他類型屬平等地位,得教導學童獲得進入任何大學或高等職業之能力與工作方法,課程之設計以熟諳德國文化歷史為要,即是數學科亦得結合德國文化材(Verbinduyslinien)。高年級起,班級教學必須注意個體獨立作業的能力與樂趣,俾其進入任一領域後,運用指定素材,從事研究與學習。獨力作業的工作方法,在高中畢業考應占決定性的比重。
  芮需特教育改革理念,一方面強烈區隔前一時期(一九一九年以前)雙軌制長期掌控德國學校組織的歷史,一方面也反映出希德布蘭(Rudolf Hildebrand)倡導之德國文化運動(Deutschkunde);並考慮鄉村優秀子弟教育,設立住宿式的建立中學,幫助優異農村子弟就讀,以取得入大學的資格。一九四五年以後,此類學校式微,取而代之的有各類型的文科中學(gymnasium)。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建立中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