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心理戰 - 教育百科
ˇ
ˋ
xīn lǐ zhà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īn lǐ zhàn
解釋:
有計畫的運用宣傳及其他方法,從精神意志上去制勝敵人的一種戰術。其目的在影響敵人、友邦、中立國人士、以及敵人控制下的群眾意見、情緒、態度及行為,以促成國家目標及使命的完成。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心理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sychological Warfare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心理戰從名詞意義說,在我國最早見於〔孫子兵法〕,其中說:「用兵之術,攻心為上」,延伸為不必動用武力,即可戰敗敵人,成語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以「武」宇造字的意義,所用的是「止戈」為武的會意字,可說是中華文化的特徵之一,基本上以和平為出發點,不得已而必要訴諸武力時,最高明的戰略是在發動戰鬥之前,能先聲奪人,使敵人氣餒、失去戰鬥意志,即使勉強應戰,也會失敗。
  心理戰一詞在西方,可追溯至一九二○年,英國的軍事分析史家富勒(J.F.C. Fuller)在描述古代戰爭時,用了這個名詞;至二次世界大戰時,廣泛的用於美國,戰後並遍及歐洲地區。
  此字的涵義在科學雜誌中,指一個國家應用政治、經濟或軍事力量影響其他國家遵循所指定的方向,而以宣傳為主要的手段。其次是指用間諜或暗殺活動造成恐怖,以達到一特定的政治目的。再次是指用洗腦或催眠等手段,以改變人的知覺和記憶;最後是先用策略形成本國人的一種態度,然後延伸到其他的國家,形成所預期的某些觀念,以便於實現本國的政策。在這些涵義中,從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有許多事實足為佐證。
  二十世紀後半期,心理戰已從軍事蔓延到政治、經濟、以至企業之中,且訓練心理戰的技術,也已成為許多國家所重視的業務。在應用上,由於傳播技術的精進和普及,幾乎無孔不入,對於大眾心理的影響,產生了空前的效果;對於造成一種心理趨向,應用者已到了予取予求的地步;尤其在製造公眾意見方面,效果最著。
  現在心理戰的主要工具為傳播媒體,有所謂快和慢兩種。慢的一類包括報張雜誌、書籍、刊物、影片(帶)和講演等。快的一類為有線或無線電視和廣播。而有三種情報定必需的:一為背景資料,需要對目標的狀況了解清楚,透徹分析;二為宣傳用品,包括書報、講演等,可用來作為宣傳或反宣傳者;三為查證結果,即傳播的速度,被了解的程度,和與預期結果的符合狀況。
  由於心理戰的擴大應用,使某些國家重視各種文化的研究與了解,以求把握各民族與各文化的特質,使心理戰中所用的宣傳資料,即使並非事實,卻能使接受宣傳者深信不疑,不知道自己已經陷入圖謀者的殼中。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心理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