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挽歌 - 教育百科
ˇ
wǎn gē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ǎn gē
解釋:
哀悼死者的歌。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袁山松出遊,每好令左右作挽歌。」也作「輓歌」。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挽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章錫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古人治喪扶靈柩時所唱的即是挽歌,先秦時即有相關記載。據〔左傳‧哀公十一年〕記載齊及吳戰於艾陵之事:「將戰,公孫夏命其徒歌虞殯。」文中「虞殯」即送葬之挽歌,唱之以示必死。漢、魏以來著名的挽歌有「薤露」、「蒿里」,據說是田橫門人所作哀歌,漢武帝時李延年分為二曲,按不同身分使用。詳見於崔豹〔古今注〕云:「薤露、蒿里,送哀歌也,出田橫門人。橫自殺,門人傷之而作悲歌,言人命如薤上露,易晞滅。至李延年乃分為二曲,薤露送王公貴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逝者歌之,俗呼為挽歌。」至於挽歌之歌唱方式,則如晉代干寶〔搜神記〕說:「挽歌者,執紼者相倡和之者。」應屬相和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挽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反詞 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