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斑海鯰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斑海鯰
英文名: Arius maculatus
描述:
體延長,頭部略扁,腹部圓,後半部側扁。頭中大,上覆骨板,板上具顆粒突出,枕骨區骨板後端窄。吻部略尖;口在吻端下方,上頜較下頜為長,頜骨具銳利齒帶,腭骨則具一對呈長圓形的齒帶;口邊有鬚3對。第一鰓弓具17-21鰓耙數。體無鱗,黏液膜易落。背鰭有I銳利硬棘及6-7軟條,硬棘具有毒腺,後方具一脂鰭;左右胸鰭各具I硬棘,背、胸鰭硬棘前後緣皆具鋸齒;腹鰭軟條19-23;尾鰭深分叉形。體背呈藍褐色,體側灰白色,腹部淡白。各鰭略偏黃;脂鰭上具一大黑點。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印度沿海到中國東海以及印度-澳洲島弧,但尚未在菲律賓及澳洲發現。臺灣分布於南部、西部及北部等海域。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Arius maculatus (Thunberg, 1792)
形態:
體延長,吻部略扁,腹部呈圓形,身體後半部側扁。頭大,上覆骨板,板上具顆粒突出,枕骨區骨板後端窄。吻部略尖;口在吻端下方,上頜較下頜為長;口部周圍具3對鬚。第一鰓弓上具17-21個鰓耙。體無鱗,黏液膜易落。背鰭有1銳利硬棘及6-7根軟條,硬棘具有毒腺,具脂鰭;左右胸鰭各具1硬棘;背、胸鰭硬棘前後緣皆具鋸齒;腹鰭鰭條數19-23;尾鰭分岔。體背呈藍褐色,體側灰白色,腹部淡白。各鰭略偏黃;脂鰭上具一大黑點。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印度沿海到中國束海以及印度-澳洲島弧,但尚未在菲律賓及澳洲發現。台灣分布於南部、西部及北部等海域。
生態習性:
屬於熱帶及亞熱帶沿岸之底棲性魚類,喜歡棲息於砂泥底質的地形環境,常會至河口區覓食,甚至河川下游,主要以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為食。夜行性,具築洞而居之習性,偶會集結成群。背、胸鰭硬棘前後緣皆具鋸齒,且有毒腺,是其防止其它魚類攻擊的利器。
利用:
常為各種漁法所捕獲,為可食用之魚類但其魚肉腥味較重故經濟價值不高。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目:
鯰目(Order Siluriformes)
首目:
骨鰾首目(Superorder Ostariophysi)
系:
耳鰾系(Series Otophysi)
科:
海鯰科(Family Ariidae),Sea catfishe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斑海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