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替代性學習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Vicarious Learning
作者: 丁振豐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替代性學習是班杜拉(A. Bandura)社會學習論的一個概念;是學習者透過觀察所模倣者行為得到獎懲經驗,而產生的一種學習過程。社會學習論認為親身經歷的經驗,對學習固然重要,但替代性經驗也具有同樣的功能。因為人類具有觀察學習的能力,能不需要經過冗長的嘗試與錯誤的親身經歷;許多學習行為的發生,都是個人觀察別人的行為及其行為結果所產生的替代性學習,如當兒童看到所模倣者的犯規行為受到懲罰時,從這個替代性經驗中學得了犯規受罰的事實,因此在類似的情境中曾有意地控制自己的行為。
  替代性學習在教育上特別具有重要的意義;教育強調教師以身作則及身教的重要性,就是含有使學生由觀察而產生替代性學習的原理。替代性學習的歷程對個人的發展和生存也具有重大的意義,甚至能使個人避免致命的危險,即是避免重蹈覆轍。藉替代性學習,一個人可以學會生活技能,也可以學習社會規範,一個種族的文化,包括語言、生活習慣和風俗等,才能因此代代相傳。
  被模倣者的示範作用之所以能產生替代性學習,主要是因為其有傳遞訊息的功能。在模倣者觀察的過程中,示範行為會濃縮成符號性的表徵(symbolic representations),指引模倣者在日後做出適當的行為。
  由觀察產生替代性學習的過程包括下列四個歷程:
  1.注意歷程:模倣者必須集中注意,正確地知覺出示範行為的重點。注意歷程決定了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行為作為觀察對象,及所擷取到的訊息。影響注意歷程的因素很多,都會影響觀察得到的經驗內涵。這些因素主要為觀察者的特質、示範行為的特性、和人際互動關係的結構。
  2.保留歷程:模倣者之所以能夠指引自已,就是依靠保留在記憶中的已經符號化的反應模式。
  3.動作重現歷程:是將符號性表徵轉換為適當的行為。動作重現的歷程是先依認知來組織自己的反應元素,然後做出反應並檢視自己的行為,再依訊息的回饋加以糾正,使行為配合某個場合與時機。
  4.動機歷程:如果示範行為導致的結果對模倣者富於功能價值,則表現出這種行為的可能性較大。反之,導致懲罰或沒有酬賞的示範行為,就不可能被表現出來,但並不表示未曾學到這種行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替代性學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