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殺雞取卵 - 教育百科
ˇ
ˇ
  • 漢語拼音 shā jī qǔ luǎ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 jī qǔ luǎn
解釋:
  1. 比喻貪圖眼前微薄的好處,而損害長遠或更大的利益。
    【例】老板一再要求員工延長工時的行徑,無異於殺雞取卵。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殺雞取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 jī qǔ luǎn
解釋:
把雞殺死,取出腹中的蛋來吃。比喻貪圖眼前微小的好處而損害更大的利益。如:「你挪用公款來吃喝玩樂,無異是殺雞取卵,終將自食惡果。」又比喻為政者橫徵暴斂,不惜斷絕人民生機。如:「秦始皇橫徵暴斂,使百姓三餐不繼,民不聊生,這種方式無異於殺雞取卵。」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殺雞取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 jī qǔ luǎn
釋義:
把雞殺了,取出腹中的蛋。比喻為貪圖眼前的好處而斷絕了長遠的利益。典出《伊索寓言.生金蛋的雞》。
△「竭澤而漁」
典故說明:
《伊索寓言》裡有一則小故事,敘述一個貪心的農夫和他的妻子,他們本來養了一隻母雞,每天都會下一顆金蛋,便以為這隻母雞的肚子裡藏有一大塊金子。為了得到金塊,農夫和他的妻子把母雞殺了,結果卻發現牠肚裡什麼都沒有。貪心的農夫和他的妻子不但沒得到那塊金子,卻連原本每天可得的金蛋都沒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殺雞取卵」,用來比喻為貪圖眼前的好處而斷絕了長遠的利益。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貪圖眼前的好處而斷絕了長遠的利益。
使用類別
用在「貪小失大」的表述上。
例句
  1. 老闆一再要求員工延長工時的行徑,無異於殺雞取卵。
  2. 公司這種壓榨同仁勞力的作法,形同殺雞取卵,非常不恰當。
  3. 他已經失業了,你還要他拿出那麼多錢來,不是在殺雞取卵嗎?
  4. 如果我們不作水土保持,濫墾山坡地蓋房子,無異於殺雞取卵。
  5. 為了擴充養殖池的面積,不斷地超抽地下水,這種做法猶如殺雞取卵。
辨識:
近義成語
焚林而獵竭澤而漁
典源:
THE HEN AND THE GOLDEN EGGS 〈生金蛋的雞〉A Cottager(1) and his wife had a Hen(2),which laid(3) every day a golden egg. They supposed that it must contain a great lump(4) of gold in its inside,and killed it in order that(5) they might get it,when to their surprise they found that the Hen differed in no respect(6) from their other hens. The foolish pair,thus hoping to become rich all at once(7),deprived(8) themselves of the gain of which they were day by day assured(9).∼The Fables of Aesop(10) (《伊索寓言》) 譯文從前有個農夫,他和妻子養了一隻母雞。這隻母雞每天都會下一顆金蛋,他們便以為母雞的肚子裡一定有一大塊金子。為了要得到這塊金子,他們宰了這隻母雞,但卻發現牠和其他母雞並沒有什麼不同。這對愚蠢的夫婦,為了想一夕致富,連他們原本每天穩得的利益,也因此喪失了。

〔注解〕 (1)cottager︰ 佃農。文中據原文習慣作Cottager。 (2)hen: 母雞。文中據原文習慣作Hen。 (3)lay: 產卵。 (4)lump: 塊、團。 (5)in order that: 為……起見。 (6)in no respect: 沒有一點;全然不。 (7)all at once: 驟然、一下子。 (8)deprive: 剝奪。 (9)assured: 一定的、保險的。 (10)Aesop: 譯作伊索。人名,約西元前619∼前564,希臘作家。相傳為其所著的《伊索寓言》,寓人生哲學於小故事中,流傳其廣。後人續有增補。
書證:
無書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殺雞取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竭澤而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