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筆記型電腦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ǐ jì xíng diàn nǎo
解釋:
  1. 一種可隨身攜帶的小型電腦,體積輕巧,功能與桌上型電腦無異,可擴充硬碟容量與連接相關設備。簡稱「筆電」。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筆記型電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ǐ jì xíng diàn nǎo
解釋:
一種方便攜帶的輕量小型電腦,通常重一至三公斤。具有可充電式電池及翻蓋式液晶顯示螢幕。通常配備內建硬碟及網路卡。現在發展趨勢是體積越來越小、重量越來越輕、功能越來越強大。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筆記型電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otebook computer
日期: 2003年6月
出處: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指重量小於5磅的可攜電腦。參【膝上型電腦】(laptop computer)。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筆記型電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Note Book PC
作者: 胡歐蘭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筆記型電腦又稱書本型電腦,外型設計以A4大小為設計標準,磁碟機的位置,有的放在正前方,鍵盤的正下方,磁碟片進入口朝前,有的放在機器後;電池位置的設計,為隱藏式放在機器側面後方之中,另一種是在機器的外部正後面,有卡槽來契合;在機器的正後方設計一個小架子,不用時可將架子旋轉回來放在機器上,保持筆記型的外觀。換言之,筆記型電腦將顯示器縮小後與磁碟機結合成一本,可放在書桌一角,型如書本,故又稱書本型電腦。
  第一代筆記型電腦為386-SX,電力容量只有3小時,黑白液晶螢幕,可用軟體有限;第二代為386-20,電力供應時間加長,彩色液晶螢幕,強化實用價值,厚度薄一些,使用時間可達8小時;現代推出的產品486L-33,486L-50......等486系列,大小為294 × 220 × 48 (W × D × H)釐米(mm),重量為2.6公斤(5.7磅),彩色銀幕,標準附件有MS-DOS 4.01版,電池、攜帶式背包一組,另外硬碟機有20MB,30MB,40MB等,電池方面有DC的電池,附汽車上可使用的充電器,如宏碁Acer Note 750C彩色筆記型電腦。1984年起多媒體功能筆記電腦問世,如倫飛電腦公司推出的MOZART。
  類似筆記型電腦之設計者,如掌上型電腦(Hand-Weld PC),在外觀部分,鍵盤數目比筆記型電腦再減化一些,約78到80個鍵左右,體積部分寬度約220至230mm,深度約110 — 120mm,高度約25.4mm,比筆記型薄10mm以上,重量300公克左右,可放進口袋中,如同一本電子字典。
  大型掌上型電腦長寬各為225 × 117釐米,雙手可同時操作,符合人體工學設計,雖不能放進口袋,但擺在公事包裡綽綽有餘,此型電腦為一臺16位元的小型電腦,除具備一般PC系統相容的特性,也有長達2.5小時以上的持續工作能力,在內建軟體中,有電腦字典查詢功能;中英文電子試算表與LOTUS 1-2-3 2.2T指令及檔案格式均相容;並可讀取存1-2-3檔案格式,以及巨集、繪圖功能;文件傳真功能;另有個人資訊管理的功能,包括個人名片簿、記帳本、資訊記憶與應用等內建軟體。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筆記型電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