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鸕鷀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鸕鷀
英文名: Phalacrocorax carbo sinensis
描述:
成鳥全身羽毛大致為黑色,帶有灰紫或藍色的金屬光澤,但翼上覆羽和肩羽為棕黑色,帶有黑色羽緣。上喙灰黑色,尖端向下彎鉤,下喙灰白色,越接近喙基時顏色越淡,眼先為淡黃色或淡橘色,眼為碧綠色,眼下無毛為黃色皮膚,具有裸露喉囊,其顏色不一,大多為黃色或黑色帶黃斑,喉部羽毛為白色,翅形圓而短,尾巴呈長楔形,由14根尖硬的尾羽構成,腳為黑色,趾間具有全蹼。在前繁殖羽時,頭、頸及上胸具有大塊的白色纖羽(filoplume,羽毛仍包圍在一根圓形角鞘的長型特化鳥羽),並掩蓋其下的黑色短羽,年齡較大的鳥通常白色纖羽越多,同時上腿部有大塊白色羽毛。幼鳥需要3至4年達到性成熟。第一年亞成鳥,背面羽色為褐色,帶有黑色或藍色的金屬光澤,胸部及腹部為污白色或灰色,眼灰褐色,眼圈周圍及喉囊黃綠色。第二年亞成鳥與第一年類似,但頭部的棕黑色羽毛較寬,喉部轉為褐色,眼轉為綠色。第三年亞成鳥與成鳥的後繁殖羽類似,但是羽色較無金屬光澤,頭部黑色,帶褐色羽緣,胸部及腹部已轉為淡黑色,不具藍色金屬光澤。
分布:
分布於歐、亞、非、澳、北美等大洲,僅有南美洲沒有分布。臺灣分布於沿岸及低海拔的水域。
作者: 丁宗蘇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reat Cormorant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Phalacrocorax carbo
形態:
體長80~100公分,翼展130~160公分。為本科中較大的種類,雌雄相似。全身黑色,頭頸有綠色光澤,眼睛至下顎白色,靠近尾羽的兩側有白斑。有些亞種頭頸部有白色羽毛。
分布:
共6亞種,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非洲、北美洲東岸及澳洲。
生態習性:
活動於海岸或是淡水水域。各亞種頭頸部的白色羽毛的多寡都不一樣。擅於潛水捉魚,潛水時間可長達1分鐘以上,中國大陸的漁夫會捕捉飼養鸕鷀,利用其來捕魚。在自然狀況下,鸕鷀每天吃下400~700公克的魚,相當於其體重的15%。繁殖期在北半球溫帶是4~7月,南半球溫帶是8~11月,熱帶地區則整年都有繁殖紀錄。集體繁殖,繁殖區內的鸕鷀數量常常高達2,000對以上,不過通常繁殖群的數量沒有這麼多。繁殖期時會有拍翅、展示羽毛及頭部搖動等展示行為。築巢地點包括懸崖、陡坡或是樹上。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鵜形目(Order Pelecaniformes)
科:
鸕鷀科(Family Phalacrocorac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鸕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