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冊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ㄕㄨㄅㄣˇㄖㄨˊ:「ㄐㄧㄢˇㄘㄜˋ」、「ㄏㄨㄚˋㄘㄜˋ」、「ㄐㄩˋㄘㄜˋ」、「ㄐㄧˋㄋㄧㄢˋㄘㄜˋ」、「ㄌㄩˇㄧㄡˊㄕㄡˇㄘㄜˋ」。
  2. ㄙˋㄈㄥㄖㄨˊ:「ㄘㄜˋㄈㄥ」。
  3.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ㄕㄨㄅㄣˇ˙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ㄉㄧˋㄦˋㄘㄜˋ」、「ㄖㄣˊㄕㄡˇㄧˊㄘㄜ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古代稱編綴竹簡成書為「冊」。後泛指書籍、簿本。
    【例】畫冊、手冊、紀念冊
  2. 量詞。計算書本的單位。
    【例】第二冊、人手一冊
  3. 賜封。
    【例】冊封、冊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古代稱編綴竹簡成書為冊。後泛指書籍、簿本。《書經.多士》:「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冊有典。」
2.泛指書籍、簿本。如:「名人冊」、「畫冊」、「紀念冊」。
3.量詞。計算書本數量的單位。如:「人手一冊」、「第二冊」。
4.計謀。同「策」。《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此全師保勝安邊之冊。」漢.王充《論衡.骨相》:「大梁人尉繚說秦始皇以併天下之計,始皇從其冊。」
[動]
賜封。如:「冊封」。唐.陳鴻《長恨傳》:「明年,冊為貴妃,半后服用。」
注音:
漢語拼音: chǎi
解釋:
[名]
夾有繡花圖樣的紙本子。如:「樣冊子」、「樣冊兒」。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e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書。古代編綴竹簡成冊,後來泛指書籍、簿本。
  2. [[量] ] 計算套裝書的單位。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