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精英教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ducation of Elite
作者: 馮朝霖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精英教育是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及其後所實施的人文主義的教育而言。起因是中世紀末期,古代學術遭遇教會力量的扭曲,因而才產生了所謂的「文藝復興運動」;其本質是其正古典精神的重生,更進一步說,也就是從「神」為本位扭轉到「人」為本位的哲學觀。所以文藝復興運動時期,其實就是人文主義的重要時期。
  人文主義的學者在歷史、文學、哲學與宗教方面,都提出全新的見解;在教育方面亦是如此。一種不同以往教會學校的教育形式逐漸形成,其支持者多為有錢的貴族或是新興的商業鉅子。十五世紀初期,義大利人文主義的教育家維多利諾(Vittorino de Feltre, 1378~1446)應曼圖亞王子的要求,創辦了第一所著名的人文主義學校。維多利諾的教育理念,受坤體良(M.F. Quintilian)以及其他希臘、羅馬的教育家的影響。他創辦這所學校的目的,是為了培育那些屬於社會精英分子的孩子們,使他們能由兒童的角色,轉變為成人的角色。他讓兒童們學習有關歷史、科學、哲學的新知識,同時也教導他們運動、學生自治,以及不斷演練如何在社交生活中表現出親切有禮的行為舉止。這種形式的教育,可說是住宿學校的前身;其後英國幾所著名的公學,至今還保持著這種精神。
  維多利諾所創立的學校,為文藝復興時期及後來的學校樹立了一個榜樣,也就是對於社會未來的精英分子,施予一種既強調嚴格的心智培養,又注重以體育來鍛鍊身體的教育。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精英教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