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Q型因素分析 - 教育百科
Q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Q-Type Factor Analysis
作者: 吳裕益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因素分析可分為R型因素分析及Q型因素分析,R型分析是在尋找各變項或屬性(attributes)之共同因素,而Q型因素分析則是在尋找具有共同特徵的受試或其他客體(objects),也就是說R型分析的對象是變項或屬性,Q型分析的對象是受試或其他客體。
  假定有N個受試,P個變項,R型因素分析的相關矩陣是P×P的R矩陣(各變項之相關矩陣),而Q型分析的相關矩陣是大小為N×N的Q矩陣(各受試之相關矩陣)。Q型因素分析主要的目的是在對受試加以歸類,先從Q型相關矩陣抽取幾個精純的客體類型(pure types of objects),然後再根據每一客體與這些精純類型的關聯程度,將眾多的客體歸為幾個較少的類別。Q型因素分析所抽得的精純類型即為Q型因素。
  Q型因素分析的母群是變項,不是受試或其他客體,在概念上和操作定義上均難以處理,因此,R型因素分析所使用的顯著性考驗,不太適合用在Q型因素分析。另外,R型因素分析較容易得到大樣本資料,Q型因素分析則較難得到較大的變項樣本,因此,Q型因素分析較R型因素分析難得到穩定的結果。進行Q型因素分析時,如果變項的單位不一致,應將各變項標準化為平均數=0,標準差=1。如果變項的計分之正負方向是隨意訂定的,如內外向量表,分數越高可以代表越內向,也可以代表越外向,最好將原資料矩陣的變項複製成原來的兩倍,每個變項均包括兩種不同方向的計分,再計算Q型相關矩陣,就不會受計分方向之影響。
  Q型因素分析難然有某些限制,但它可以顯示每一客體與各類精純類型之相關程度,而其他的集群分析方法只能了解某一客體與某一集群之相關程度,因此,在心理與教育學領域頗受歡迎。
  下頁三個表第一個是六位不同專長運動員在四項體能測驗之得分,每項最低分為一分,最高分為五分。第二個表是六位運動員彼此之交互相關,相關高代表他們在四項體能測驗之得分的相對高低很接近,例如,標槍與鉛球二位選手彼此之相關很高,這是因為他們都是在握力及臂力之得分很高,而在速度及彈性之得分較低。第三個表是六位運動員Q型因素分析結果。標槍、鐵餅及鉛球三位選手與因素二之相關很高;100M、跳遠、200M三位運動員則與因素一之相關很高。我們可以將六位運動員歸為二類(即二個因素),第一類為速度型選手(包括100M、跳遠及200M),第二類為肌力型選手(包括標槍、鐵餅及鉛球)。
  Q型因素分析是集群分析(cluster analysis)的主要方法之一。
  如下圖表所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Q型因素分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