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祕閣書目]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周彥文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祕閣書目]不分卷,明成化22年(1486)錢溥撰。溥字原溥,江蘇華亭人,正統4年(1439)進士,官至南京吏部尚書,卒諡文通,著有[使交錄]等。
  這部書目極為罕見,根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史部目錄類存目]的記載:書前原有錢溥自序,以其在朝任官,每天都可閱讀文淵閣的藏書,於是順手就抄錄了一分目錄。後來他退休返回故里,他的兒子自京城作官回來,又補抄了他未收的書目,於是錢溥就將兩目合併,去掉重複的,編成了這部書目。
  目前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部殘本,書名題作[內閣書目],錢溥自序已不可得,殘留的類別依序是:類書、政書、刑書、本朝、易經、書經、詩經、春秋、三禮(按內容只有周禮)、儀禮、禮記、禮書、樂書、諸經總錄、四書、性理、經濟、史、史附、史雜、子書、手雜、雜附、法帖、兵法。每書只載冊數,不著撰人名氏及卷數等。
  從這部殘本的類別來看,很明顯的可以看出它的分類與[文淵閣書目]完全一樣,只是順序不一而已。不僅如此,它的著錄方式和書籍排列的順序都和[文淵閣書目]類似,只是[文淵閣書目]內一種書若有好幾部,都一併列出,並注明全或闕;而[祕閣書目]是一種書只列一部,而且不注全或闕。
  從成書時代上來看,這部書目應該可以考察正統到萬曆之間書籍散佚的情況。可是由於它的編纂體例太過簡單,以致失去了這項功能。因此,這部書目只能看作錢溥私人編來自用參考的簡目。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祕閣書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