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幢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ㄈㄤˊ˙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ㄧˋㄔㄨㄤˊㄈㄤˊ˙ㄗ」。
  2. ㄍㄨˇㄉㄞˋㄏㄡˋㄈㄟㄓㄡㄔㄜㄕㄤˋㄒㄧㄥˊㄓㄨㄤˋㄒㄧㄤˋㄔㄜㄍㄞˋ˙ㄉㄜㄔㄨㄟˊㄌㄧㄢ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幢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uáng
解釋:
  1. 圓筒形的旗子。
    【例】旌幢、幡幢
  2. 量詞。計算房屋的單位。
    【例】一幢房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uáng
解釋:
[名]
1.旌旗一類的東西。如:「旌幢」、「幡幢」。
2.量詞。計算房屋的單位。如:「一幢房子」。
注音:
漢語拼音: zhuàng
解釋:
[名]
后妃舟車上形狀像車蓋的帷幔。《隋書.卷一○.禮儀志五》:「其箱飾以翟羽,黃油幢黃裡。」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ô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ㄔㄨㄤˊ

1. 旗幟。如:「旌幢」、「幢幡」。大徐本《說文解字.巾部.新附》:「幢,旌旗之屬。」《妙法蓮華經.序品》:「一一塔廟,各千幢幡。」《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卷下》:「午時採蓮舡至,亦有金蓮花座,五色祥雲,十二人玉音童子,香花幡幢,七寶瓔珞,來時迎汝等七人歸天。」

2. 刻有佛號、經文或圖像等之石柱。如:「經幢」。唐.岑參〈酬暢當嵩山尋麻道士見寄〉詩:「陰洞石幢微有字,古壇松樹半無枝。」《龍興祥符戒壇寺志.卷一》:「甲申十二月,龍興寺為鄰火所燬,惟經幢屹然無損。」

3. 影子搖晃不定。如:「幢幢」。《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管輅》:「有飄風高三尺餘,從申上來,在庭中幢幢回轉,息以復起,良久乃止。」唐.元稹〈聞樂天授江州司馬〉詩:「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4. 計算房屋之單位名。如:「一幢房子」。

㈡ㄓㄨㄤˋ

后妃舟車上狀似車蓋之帷幔。《廣韻.去聲.絳韻》:「幢,后妃車幰。」《隋書.卷一○.禮儀志五》:「其箱飾以翟羽,黃油幢黃裏。」

注音: ㈠ㄔㄨㄤˊ ㈡ㄓㄨㄤ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幢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