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孝慈堂書目〕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趙飛鵬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孝慈堂書目〕,清王聞遠撰。王聞遠(1663-?),字聲弘,號蓮涇,晚號灌稼邨翁。江蘇長洲(今蘇州市)人。生於康熙2年(1663),生平極嗜藏書,為得一書,忍饑受寒亦不顧。勤於抄寫及校讎,曾有「叢殘斷缺勤購買,猶禿千兔寫萬紙」之句以自況。其藏書嘗編〔孝慈堂書目〕傳世。又著有〔金石契言〕,敘其生平知交凡77人,皆奇人逸士。葉昌熾〔藏書紀事詩〕有詩贊之云:「墨光紙色問蕘夫,已析能還舊合符,七十七人金石契,不教偶著一屠沽。」王氏藏書之所又名四美軒、率真書屋等。其所藏後多歸黃丕烈士禮居。
  〔孝慈堂書目〕不分卷,其分類起自「經總」,迄於「釋經、道經」,與四庫所分不同,凡86類。每書書名下以小字註明作者、卷數、冊數,一書中包括多種他書者,間註其書名。民國10年(1921),葉德輝將此書收入〔觀古堂書目叢刻〕,刊行於世。黃丕烈〔士禮居題跋記續錄〕有云:「余所收王蓮涇家書最多,就中有孝慈堂書目,分門編類,敘次頗詳,以之求蓮涇所藏,雖久散之本,按其冊數多寡,幾如析符復合」云云,則此書之價值,概可見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孝慈堂書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