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闈墨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wéi mò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éi mò
解釋:
科舉時代鄉、會試選印發行中式者的作品,稱為「闈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闈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葉憲峻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清代科舉制度下,為求釐正士子清真雅正之文體,除要求考官於考選中盡職甄拔外,更將鄉會試之前幾名佳作發交刊刻者,其意在便於將此範文頒發各省學宮,存供士子仿效,頗類今之作文範本。據〔欽定禮部則例〕載:進呈試錄,考官於闈中,每題掄選一藝,正考官撰前序,副考官撰後序,出闈後交提調刊刻;順天鄉試由府尹,會試由禮部進呈,各省鄉試送部彙集進呈,均題明交送內閣。又〔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貢舉〕載:康熙九年(1670)議准,嗣後每年鄉會試卷,禮部選其文字中程者,刊刻成帙,頒行天下;……三十一年(1692)議准,直省鄉墨刊刻四書文三篇,進呈御覽,頒發直省學宮;三十二年覆准,刊刻闈墨務照原卷,若考官不照原卷發刻者,交部議處;三十三年議准,會試墨卷,照各省鄉墨例,刊刻四書文三篇,進呈御覽,頒發直省學宮。……雍正元年(1723)議准,嗣後每科鄉會試墨卷,禮部會同翰林院秉公選錄,恭呈欽定,直隸交順天府,江南交江蘇巡撫,發給情願刻文之人刊刻流布,其坊間私選一概禁止。……乾隆元年(1736)諭,……會試、鄉試墨卷若必俟禮部刊發,勢必曠日持久,士子一時不能觀覽,嗣後應弛坊間刻文之禁;……又奏准,現弛坊間刻文之禁,應聽操選之士,將鄉會墨卷自行刊發,其由禮部翰林院選訂之例,即行停止;……十六年(1751)議准,(鄉會試)主考於揭曉日,將元魁卷交提調官再交禮部衙門刊刻;十七年議准,鄉會試元魁卷,仍在場中刊刻,考官不得濫行改削,禮部均於榜後查對;……四十四年諭:前曾降旨釐正文體,務以清真雅正為宗;……四十六年……又議准鄉會墨卷,務照原本選刻,毋許恣意濫觴,仍責成各省學政即鄉會主考,實心甄拔,示以文章正鵠。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闈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