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ì |
解釋:
[名] 1.好處、益處。如:「利益」、「福利」、「漁翁得利」。《論語.里仁》:「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2.從本金生出的子錢。如:「利息」、「利潤」、「紅利」、「高利貸」。 3.姓。如漢代有利乾。 [動] 有益於。如:「利人利己」。 [形] 1.鋒銳。如:「銳利」、「鋒利」。《孟子.公孫丑下》:「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2.祥瑞、順利。如:「大吉大利」。《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東陽𡩋君、沛公引兵西,與戰蕭西,不利。」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lāi
|
解釋:
|
|
音讀: |
lī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鋒銳。如:「銳利」、「鋒利」。《說文解字.刀部》:「利,銛也。」《正字通.刀部》:「利,刀劍之銳亦曰利。」《孟子.公孫丑下》:「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2. 好處、益處。如:「利益」、「福利」、「漁翁得利」。《論語.里仁》:「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西門豹為鄴令,清剋潔慤,秋毫之端,無私利也。」 3. 從本金生出之子錢。如:「利息」、「利潤」、「紅利」、「高利貸」。《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候時轉物,逐什一之利。」明.席浪仙《石點頭》卷八:「常言家有千貫,不如日進分文。我今雖有資蠹,若不尋個活計,生些利息,到底是坐吃山空。」 4. 經商所賺取之錢財。《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看見別人經商圖利的,時常獲利幾倍,便也思量做些生意。」《文明小史》第二一回:「積聚多了,就做些私貨買賣,常常得利。」 5. 有益於。如:「利人利己」。《三國演義》第六○回:「竊聞:『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6. 祥瑞、順利。如:「大吉大利」。《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東陽甯君、沛公引兵西,與戰蕭西,不利。」 7. 姓。如漢代有利乾。 |
|
注音: | ㄌㄧ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利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