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事取法五行 - 教育百科
人 | |
事 | |
取 | |
法 | |
五 | |
行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傅元龍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說起源甚早,〔尚書‧洪範〕即有五行休咎之言,到了戰國時代與陰陽家結合,其說愈熾。五行之說以為萬物皆由陰陽二氣而形成,火土屬陽,水金屬陰,木則居中。五行之間有相生亦有相剋。相生者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者有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五行相生相剋,運行不息,變化無窮,朝代之更易,人事之變遷,皆以五行之說用以附會。東漢時五行與讖緯之說盛行,〔白虎通義〕成書於當時,故亦深受影響,書中〔五行篇〕有「人事取法五行」之論,強調人類社會之制度,應效法五行相生之理而建構,藉以避禍趨福。 〔白虎通義〕以五行之說來解說當時人事制度之合理性,茲引數例加以說明: 1.有關王位繼承:「父死子繼何法?法木終火王也;兄死弟及何法?法夏之承春也。」依〔春秋繁露‧五行之義〕所云:「木受水而火受木。」故木為父而火為子,父死子繼,即效法五行舉木繼火之義。而兄終弟及之制,則效法四時之自然運行變化,萬物生於春長於夏,春去夏來,故兄死帝位由弟繼承。2.有關君臣關係:「臣順君何法?法地順天也。」「臣諫君不從則去何法?法水潤下達於上也。」又「善稱君,過稱己何法?法陰陽共敘(疑為煞之誤)共生,陽名生,陰名煞。」蓋君為陽而臣為陰,陽尊陰卑,故善歸之君,過歸之臣。又「臣有功歸功於君何法?法歸明於日也。」其意為周無光,藉日照反光乃明;用臣無威,藉君乃有威。故臣之功歸之於君,乃效法月之明應歸功於日一般。3.有關親屬及婚姻者:「父為子隱何?法木之藏火也;子為父隱何?法水逃金也。」意指子有罪父藏匿之,合於春秋之義。按木生火,而火復藏於木,象父為子隱。而子為父隱亦同其理,蓋金生水,水復逃金,金沈之於水,如子為父隱之象。又「不娶同姓何法?法五行異類乃相生也。」五行之間,異類有相生之理,同姓男女相婚與五行之理相悖,故子孫不繁,異姓相婚則枝葉繁茂,子孫繁衍。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人事取法五行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