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效能 - 教育百科
學 | |
校 | |
效 | |
能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Effectiveness of School |
作者: | 林生傳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現代的學校是一個正式的組織(formal organization)。每一個正式組織皆為追求組織目標而建立,一個組織達成其目標的程度稱為組織效能,故學校效能即指學校組織完成其預訂目標之結果與過程。由於學校組織之目標較為繁雜、籠統,不似企業組織的目標明確,因此學校效能之界說及評定也較為紛歧。有以學生的學業成就為界定與評量學校效能之依據者;有以「工作滿意」為學校效能之指標者;有以對革新之心理適應力(adaptability flexibility)為學校效能之指標者。有採單一指數為依據者,也有採多重標準為依據者。 學者對學校效能作研究常循幾種模式,一種方式是採取大規模的調查研究,探討一般性的學校效能;一種方式採取個案研究,對一個特定的學校作深入的觀察參與研究;第三種方式採極端組配,比較最有效與最無效的學校之特性並探討有關的因素。 經由此等方式,各項研究所發現的學校效能之影響因素不一。勒文(D.U. Levine)與勒容提(L.W. Lezotte)歸納影響學校效能的因素包括:(1)積極性與生產性的學校氣氛與文化;(2)學生基本學習技巧的訓練之重視;(3)學生進步情形的嚴密監控與掌握;(4)教職員配合實際的需要所進行的進修;(5)家長的熱心支持與參與;(6)有效的教學安排與實施;(7)對學生的高度期望與合理要求;(8)其他可能的因素。 國內林生傳以學生進大學升學率為學校效能指標,研究高級中學的學校效能,發現主要的因素有:(1)學校歷史沿革、文化氣氛;(2)學校所在的社區經濟文化水準;(3)學生的智力、動機、學力基礎與其家庭社經地位;(4)學校的地理位置與規模大小;(5)學校的領導、政策及對學生的激勵措施與方法。 綜合國內外主要的研究發現:一個學校之效能如何,主要的影響因素為學校的歷史文化、學校的領導與政策運用、教師的專業素質與敬業精神、學生的特性與素質、教師的教學方法與師生關係、教師評量與輔導措施、學校的資源與使用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