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充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滿ㄇㄢˇㄗㄨˊㄖㄨˊ:「ㄔㄨㄥㄈㄣˋ」、「ㄔㄨㄥㄗㄨˊ」、「ㄔㄨㄥㄕˊ」。
  2. ㄊㄧㄢˊ滿ㄇㄢˇㄖㄨˊ:「ㄔㄨㄥㄑㄧˋ」、「ㄔㄨㄥ滿ㄇㄢˇ」、「ㄔㄨㄥㄉㄧㄢˋ」、「ㄔㄨㄥㄦˇㄅㄨˋㄨㄣˊ」、「ㄏㄢˋㄋㄧㄡˊㄔㄨㄥㄉㄨㄥˋ」。
  3. ㄐㄧㄚˇㄇㄠˋㄐㄧㄚˇㄓㄨㄤㄖㄨˊ:「ㄇㄠˋㄔㄨㄥ」、「ㄔㄨㄥㄋㄟˋㄏㄤˊ」、「ㄉㄚˇㄓㄨㄥˇㄌㄧㄢˇㄔㄨㄥㄆㄤˋ˙ㄗ」。
  4. ㄉㄢㄖㄣˋㄉㄞˋㄌㄧˇㄖㄨˊ:「ㄔㄨㄥㄗㄨㄛˋ」、「ㄔㄨㄥㄉㄤ」、「ㄔㄨㄥㄖㄣˋ」、「ㄑㄩㄢˊㄔㄨㄥ」。
  5. ㄐㄧㄣˋㄓˇㄕˋㄑㄧㄥˊㄐㄧˊㄓˋ˙ㄉㄜㄓㄨㄤˋㄎㄨㄤˋㄖㄨˊ:「ㄊㄚㄔㄨㄥㄑㄧˊㄌㄧㄤˋㄓˇㄕˋㄉㄧˋㄦˋㄇㄧㄥˊㄆㄧㄥˊㄕㄣˊ˙ㄇㄜㄋㄚˊㄍㄨㄢˋㄐㄩ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充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ōng
解釋:
  1. 填滿、裝滿。
    【例】填充、充電、汗牛充棟
  2. 代理、擔任。
    【例】權充、充當
  3. 假冒。
    【例】充行家、打腫臉充胖子
  4. 填塞。
    【例】充耳不聞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ōng
解釋:
[動]
1.填滿、裝滿。如:「充電」。唐.柳宗元〈陸文通先生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2.代理、擔任。如:「權充」、「充當家庭教師」。唐.白居易〈新樂府.賣炭翁〉:「半匹紅紗一丈綾,繫向牛頭充炭直。」
3.假冒。如:「冒充」、「打腫臉充胖子」。
[名]
姓。如戰國時有充虞。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io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長大、肥大。《說文解字.儿部》:「充,長也、高也。」《儀禮.特牲饋食禮》:「宗人視牲告充。」漢.鄭玄.注:「充,猶肥也。」

2.填塞。如:「充耳不聞」。《詩經.邶風.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漢.鄭玄.箋:「充耳,塞耳也。」

3.填補、填滿。如:「充電」、「充斥」。《廣韻.平聲.東韻》:「充,滿也。」《周禮.天官.大府》:「凡萬民之貢,以充府庫。」唐.柳宗元〈陸文通先生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4.洪大。《淮南子.說山訓》:「近之則鐘聲充,遠之則磬聲章。」漢.高誘.注:「充,大。」

5.擴大、發揮。如:「擴充」。《孟子.滕文公下》:「充仲子之操,則蚓而後可者也。」唐.韓愈〈與鄂州柳中丞書又一首〉:「閣下果能充其言,繼之以無倦,得形便之地,甲兵是用,雖國家故所失地,旬歲可坐而得。」

6.擔任。如:「權充」、「充當」。《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奉郊廟,御賓客,充庖廚而已。」唐.顏師古.注:「充,當也。」唐.白居易〈新樂府.賣炭翁〉詩:「半疋紅紗一丈綾,繫向牛頭充炭直。」

7.假冒。如:「冒充」、「打腫臉充胖子」。晉.葛洪《抱朴子.名實》:「鉛鋒充太阿之寶,犬羊佻虎狼之資矣。」《元史.卷一○五.刑法志四》:「諸奴受主命,冒充職官者,杖九十七。」

8.姓。如戰國時有充虞。

注音: ㄔㄨ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充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