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加哥公共圖書館(美國) - 教育百科
芝 | |
加 | |
哥 | |
公 | |
共 | |
圖 | |
書 | |
館 | |
( | |
美 | |
國 | |
)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hicago Public Library |
作者: | 林巧敏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芝加哥公共圖書館的根源,可追溯至1834年的芝加哥學術館(Chicago Lyceum),該館為芝加哥第一個受捐贈成立的圖書館。1841年該館由男青年學會(Young Men's Association)接管,1868年男青年學會更名為芝加哥圖書館學會(Chicago Library Association),其時館藏已近30,000冊。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災,使粗具規模的芝加哥圖書館學會付之一炬,但從灰燼中重建的芝加哥公共圖書館,不但藉此正名,更因此完全確立了其公共圖書館的地位。 新館於1873年正式重新開放,其第一位圖書館員即當時著名的蒲爾氏(William Frederick Poole),其所編製的〔蒲爾期刊文獻索引〕(Poole's Index to Periodical Literature),開期刊索引之先例。蒲爾上任不久即將圖書館遷至Webash Avenue與Madison Street交會之處,但一年美金5,000元的房租,使得原本財源不豐的圖書館不勝負荷,因此1875年芝加哥公共圖書館再度遷至Dearborn Street與Lake Street交叉口附近,直到1886年因空間不敷使用,才又遷至市政廳。 在多次遷館之後,有鑑於興建立自己館舍的必要性,故於1892年開始籌畫興建,新館於1897年11月落成啟用。該館以大理石嵌飾的建築外貌,帶有濃厚的文藝復興時期建築之色彩。 1916年在雷格勒(Henry E. Legler)擔任館長任內、他提出了芝加哥公共圖書館計畫,依其規畫,芝加哥公共圖書館應發展5所區域分館、70所分館、60所寄存站、101所工商單位分館、22所高中學校分館,以及3,000所圖書室。其目的在使圖書館的服務,真正深入芝加哥每位市民的生活中。 1931年芝加哥公共圖書館的流通量已達16,000,000冊,為當時全美公共圖書館使用率之冠。但此時經費的壓力日增,因此向卡內基基金會尋求財務支援,並於1939年完成[A Metropolitan Librart in Action]研究報告。 芝加哥公共圖書館在歷經多年的努力之後,1968年馬丁博士(Dr. Lowell A. Martin)為該館規畫未來藍圖,其目前已有的62所分館,應繼續整合發展為10個大型區域圖書館中心,以及100個小型衛星分館,並將圖書館服務的觸角,深入偏僻及黑人社區,進而整建一座具有研究功能的中心圖書館建築,以引導芝加哥公共圖書館朝向現代化服務邁進。 根據1992年統計,該館有圖書4,700,000冊,現期期刊17,000種,縮影資料323,198件,錄音帶198,487件。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芝加哥公共圖書館(美國)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