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冠海膽 - 教育百科
刺 | |
冠 | |
海 | |
膽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刺冠海膽Diadema setosum,屬於冠海膽科Diadematidae,俗稱魔鬼海膽,分布於水深0~30公尺的礁岩區,以及珊瑚礁區的潮池或低潮線附近亞潮帶的岩石下。此種海膽具有特殊的肛乳突,肛門就開口在金黃色亮圈的中央,利用這樣的構造,牠們可以將排泄物排放得高一點、遠一點,以免被自己細長的棘刺給卡住。身上反口面有5個輻射對稱白色或藍色的醒目斑點。體殼直徑可達10公分以上,牠們的大棘細長而尖銳,一般為黑褐色,長度可達15~20公分左右,加上海水在視覺上的放大作用,因此常有人宣稱看到比籃球還大的魔鬼海膽。由於棘刺尖細且有毒,而且每一枚刺皆由無數的小箭頭所組成,因此對人的殺傷力極大。本種的主要食物是海底的大型藻類,如石蓴、紫菜等。白天大多藏在岩穴中,晚上才會外出攝食,以銳利的牙齒刮食海藻。本種在台灣南部的生殖季節約在七月左右,有成群出現的情形。 刺冠海膽廣泛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台灣各地及離島淺海珊瑚礁岩區都可發現其蹤影。 |
|
知識 1: 殼狀(Test like)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刺冠海膽 | |
中文門名: | 棘皮動物門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目名: | Diadematoida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台灣分布地點: | 台灣各地及離島珊瑚礁區 |
棲所環境: | 礁石區 |
中文亞目名: | 冠海膽亞目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棘皮動物類 |
拉丁綱名: | Echinoidea |
拉丁科名: | Diadematidae |
世界地理分布: | 印度-西太平洋海域 |
中文目名: | 冠海膽目 |
拉丁屬名: | Diadema |
紀錄類別: | 無脊椎動物棘皮知識單元 |
分布深度: | 0~1m 潮間帶及潮池 |
中文科名: | 冠海膽科 |
拉丁亞目名: | Diadematacea |
拉丁亞綱名: | Euechinoidea |
中文綱名: | 海膽綱 |
拉丁門名: | Echinodermata |
拉丁種小名: | setosum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刺冠海膽 |
英文名: | Diadema setosum |
描述: 俗稱魔鬼海膽、棘冠刺海膽、長刺海膽、海鬚、海針,日本稱為岩隱子,英名Setose urchin, Diadema urchin, Black Longspine Urchin, Long-spine sea urchin, Needle-spined urchin。體殼徑約5至10公分,刺棘的長短、粗細皆不一,最長可達30公分,呈黑色、暗紫色或白色,大棘常有黑白相間的橫帶,有的帶紅色或綠色,還有的個體在普通的大棘中夾生著白色大棘。棘刺中空易碎,斷掉後可再生,內有毒液,刺入人體後易折斷留在體內,不易拔出且會有劇。反口面(背部)中央有一個很像眼睛的圓形橘黃色的肛乳突,肛門就開口在橘黃色亮圈的中央,以利將排泄物排放得高一點、遠一點,避免被細長的棘刺給卡住。殼薄而脆弱,間步帶的裸出部有顯明的白點或綠色斑紋。步帶狹窄,稍隆起,在赤道部約等於間步帶的1/4;有孔帶到口面展寬,管足孔每3對排列成弧狀。赤道部各步帶有大疣,縱行及一行交錯排列的中疣。反口面間步帶略低下,各間步帶有大疣和中疣6至7縱行。大疣頂上都有深孔。頂系略為凹陷,生殖板為長三角形,其上有一圓形的凹陷。第I、第IV和第V眼板接觸圍肛部,肛門生在圓錐狀管上。肛乳突有5個白點和許多小藍點環繞,相當醒目,可以說是一種警戒色。 |
|
分布: 本種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的熱帶及暖溫帶海域,包括肯亞、馬達加斯加、紅海、土耳其、馬爾地夫、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西沙群島、海南島和廣東、臺灣、日本、澳洲等地區,臺灣各地岩礁海岸經常可見。 |
|
作者: | 陳育賢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