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十字架 - 教育百科
ˊ
ˋ
ˋ
  • 漢語拼音 shí zì jià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í zì jià
解釋:
  1. 羅馬帝國時代的一種刑具。為十字形木架,把人的雙手雙腳釘在上面,使其慢慢死去。據《新約全書》記載,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受難至死以救贖世人,因此,基督徒就以十字架代表基督本身或對基督教的信仰,亦是光明希望的象徵。
    【例】她指著胸前的十字架,表明自己是個虔誠的基督徒。
  2. 比喻苦難、負擔。
    【例】年輕時鑄成的大錯使他終生背負著難堪的十字架。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十字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í zì jià
解釋:
1.羅馬帝國時代的一種刑具。為十字形木架,把人的雙手、雙腳釘在上面,使其慢慢死去。據新約全書記載,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受難至死以救贖世人,因此,基督徒就以十字架代表基督本身或對基督教的信仰。
2.比喻苦難、負擔。如:「別做出後悔莫及的事,否則,你將終生背著十字架,受盡良心的折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十字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ross
作者: 查時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十字架為基督教信仰的最重要之標記,象徵基督教的一種圖案;此字源於拉丁文Crux,本意為叉子,為古羅馬帝國的一種刑具,用於處死奴隸或無公民權之人。因為此種刑具通常由兩根長木交叉而成,故拉丁文為叉子而中文就譯為「十字架」了。用此種刑具行刑,是把犯人雙手釘在橫木之兩端,再把雙腳拼攏釘於直木的下方,然後將十字架豎立起來,犯人就慢慢流血而致死。此一殘酷的刑法非常人所能承受;而基督教信仰中心的耶穌基督,為了救贖世人之罪,甘願上十字架受死。故對基督教而言,十字架完成了救贖,以致十字架引申出來的意涵,不僅可代表耶穌基督,也代表著基督教的信仰,十字架也不再是痛苦恥辱,更象徵了上帝與人和好。
  在天主教的教會中,就有「畫十字」禮,以表明其信仰、祈禱、獻身和祝福。再十字架作為一種圖案與徽號,自西元第一世紀以來,其發展與演變,有四種基本形式,即:(1)希臘式,正方形,四臂等長;(2)拉丁式,長方形,其下垂之臂(豎木)要長於其他三臂;(3)聖安東尼式,即呈T字形者;(4)聖安德烈式,即呈X字形者。今以拉丁式者最普遍。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十字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i̍p-jī-kè/si̍p-lī-kè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西洋古代的一種刑具。由於耶穌基督為了救贖世人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所以後世就用十字架來代表基督本身或對基督教的信仰。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十字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臺灣台語 十字架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