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攻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ㄆㄨ
  • 部首外筆畫 3
  • 總筆畫 7
  • 漢語拼音 gō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ㄧㄣˋㄐㄧˊㄖㄨˊ:「ㄍㄨㄥㄉㄚˇ」、「ㄐㄧㄣˋㄍㄨㄥ」、「ㄍㄨㄥㄐㄧˊ」、「ㄨㄟˊㄍㄨㄥ」、「ㄍㄨㄥㄕㄡˇㄐㄩˋㄐㄧㄚ」。
  2. ㄧㄢˊㄒㄧˊㄧㄢˊㄐㄧㄡˋㄖㄨˊ:「ㄍㄨㄥㄉㄨˊ」、「ㄨㄣˊㄉㄠˋㄧㄡˇㄒㄧㄢㄏㄡˋㄕㄨˋㄧㄝˋㄧㄡˇㄓㄨㄢㄍㄨㄥ。」
  3. ㄓˇㄗㄜˊㄖㄨˊ:「ㄑㄩㄣˊㄑㄧˇㄍㄨ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攻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ōng
解釋:
  1. 出擊。
    【例】猛攻、反攻、圍攻
  2. 治療。
    【例】以毒攻毒
  3. 指責。
    【例】攻訐、群起攻之
  4. 從事、鑽研。
    【例】攻讀、專攻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ōng
解釋:
[動]
1.出擊。《說文解字.攴部》:「攻,擊也。」如:「圍攻」、「猛攻」、「反攻」。《左傳.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2.治療。《周禮.天官.瘍醫》:「凡療瘍,以五毒攻之。」《墨子.兼愛上》:「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
3.指責。如:「攻訐」、「群起攻之」。《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4.治理、整治。《詩經.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5.從事、鑽研。如:「他專攻應用數學。」《論語.為政》:「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名]
姓。如漢代有攻生單。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o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攻擊、攻打。
  2. [[動] ] 集中灌輸或大量地補充以產生效力。
  3. [[動] ] 學習、鑽研。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