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尺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 部首外筆畫 1
  • 總筆畫 4
  • 漢語拼音 [一]chǐ[二]chě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ㄌㄧㄤˊㄔㄤˊㄉㄨˋ˙ㄉㄜㄑㄧˋㄐㄩˋㄖㄨˊ:「ㄆㄧˊㄔˇ」、「ㄇㄧˇㄉㄚˊㄔˇ」。
  2. ㄒㄧㄤˋㄔˇㄧˊㄧㄤˋ˙ㄉㄜㄉㄨㄥ西˙ㄒㄧㄖㄨˊ:「ㄐㄧㄝˋㄔˇ」、「ㄊㄧㄝˇㄔˇ」、「ㄓㄣˋㄔˇ」。
  3. ㄨㄟˊㄒㄧㄠˇ˙ㄉㄜㄖㄨˊ:「ㄔˇㄉㄧˋ」、「ㄔˇㄊㄨˇ」、「ㄔˇㄘㄨㄣˋㄍㄨㄥ」。
  4.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ㄔㄤˊㄉㄨˋ˙ㄉㄜㄉㄢㄨㄟˋㄧˋㄍㄨㄥㄔˇㄉㄥˇㄩˊㄧˋㄅㄞˇㄍㄨㄥㄈㄣㄧˋㄊㄞˊㄔˇㄩㄝㄙㄢㄕˊㄍㄨㄥㄈㄣㄧˊㄕˋㄔˇㄉㄥˇㄩˊㄌㄧㄥˊㄉㄧㄢˇㄙㄢㄙㄢㄙㄢㄍㄨㄥㄔ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ǐ
解釋:
  1. 量詞。計算長度的單位。1公尺等於100公分;1臺尺約30公分;1市尺等於33. 3公分。
  2. 量長度的器具。
    【例】皮尺、鐵尺 ◎
  3. 像尺的條狀物。
    【例】鎮尺、戒尺
注音:
漢語拼音: chě
解釋:
  1. 我國固有的音階符號之一。如上、尺、工、凡、合、四、乙等,統稱為「工尺」。以此編成的曲譜,稱為「工尺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ǐ
解釋:
[名]
1.量詞。為民間使用的長度單位。例如一臺尺約等於三十公分;一市尺約等於三十三公分。
2.量長短的器具。如:「皮尺」、「鐵尺」。
3.像尺的條狀物。如:「鎮尺」、「戒尺」。
[形]
微小的。如:「尺寸之功」。《孟子.公孫丑上》:「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
注音:
漢語拼音: chí
解釋:
參見「尺寸」(二)條。
注音:
漢語拼音: chě
解釋:
參見「工尺」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e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樂譜音名。工尺譜是中國傳統記錄樂譜的方法,而現今最通行的工尺譜中的第二個音即為「尺」,也就是現在首調唱名法中的Re。
音讀: tshio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量] ] 計算長度的單位,約30公分。
  2. [[名] ] 測量長度的工具。
  3. [[名] ] 胰臟。
音讀: tshi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