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爾諾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ù ěr nuò |
解釋:
城市名。位於捷克中部的大城市,最高法院設立於此,是捷克皮革、棉織、機器及絲織業中心。人口約三、四十萬。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布爾諾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Bollnow, Otto Friedrich |
作者: | 詹棟樑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布爾諾是德國教育人類學家,研究人的情緒本質、存在主義的教育哲學,有許多教育人類學的專書與論文集。 他認為教育人類學的基本概念為:教育人類學與哲學有密切的關係。哲學進入教育人類學的範圍之中。教育人類學的課題就是要把握「生活現象」。這種「生活現象」是屬於教育範圍,並表現於教育範圍。 教育人類學的理論在闡明:教育現象與人的存在方式,或生活方式之間的交互關係。也就是用教育人類學的理論做基礎,找出一種可行的方式,以它作為媒介,將兩方面促成關聯,使「教育現象」與「生活現象」能發生交互的溝通作用。 他認為:研究教育人類學必須利用不同的知識,甚至對有關於人的各種科學的研究成果加以把握。因為教育人類學必須借重其他科學的知識。也就是利用科學的知識去研究「人的完整性」,並了解「生活的完整性」。 有關「生活的完整性」的觀點是:將各種不同的科學研究成果加以安排,以哲學人類學為依歸,其把握的方式為從人的現象與本質兩方面的研究入手。 他又認為:教育人類學的研究必須採取觀察的方式,為本身建立基礎,設置目的,用其他的科學來了解生活。這種研究的方式是從「正確的生活」與「正確的教育」開始。也就是說,教育人類學重視現象的探討,針對「教育的發生」,從其所獲得的真實經驗去認真地作教育的思考。這種思者所獲得的結果是:在概念上能清晰明瞭,在教育思維上具有方法條理,在教育施為上具有改正的功能,不使錯誤發生。教育在避免錯誤行為的發生。因此,對一種教育思維事先的研究與了解,是不可忽略的一件事情。這種研究與了解,是從現象方面進行。另外,在教育過程中不斷地改善,也是一件不可忽略的事情。 由以上的論點提出了教育人類學的兩個重要問題: 1.從教育的事實所獲得的經驗,如何與不同的觀點及所遇到的情況結合,而對於人有綜合的了解?2.從人的活動事實所獲得的經驗,如何與人所表現的各方面,對於教育有綜合的了解?獲有數理學博士學位的布爾諾,受到文化學派教育家諾爾(Herman Nohl)的鼓勵與影響,改習教育學。由於他的學經歷兼跨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可以了解到他在教育人類學中的基本思想是:採用科學的知識,在教育學中進行人類學的思考與觀察,以了解人。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布爾諾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