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召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ㄎㄡˇ
  • 部首外筆畫 2
  • 總筆畫 5
  • 漢語拼音 [一]zhào[二]shào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ㄏㄨ使ㄕˇㄌㄞˊㄖㄨˊ:「ㄉㄧㄢˋㄓㄠˋ」、「ㄓㄠˋㄏㄨㄢˋ」、「ㄓㄠˋㄐㄧㄢˋ」、「ㄓㄠˋㄎㄞ」、「ㄏㄠˋㄓㄠˋ」、「ㄓㄠˋㄐㄧˊ」、「ㄓㄥㄓㄠˋ」、「ㄧㄥˋㄓㄠˋ」。
  2. ㄓㄠㄓˋㄖㄨˊ:「ㄓㄠˋㄏㄨㄛˋ」。
注音:
解釋:

ㄓㄡㄕˊ˙ㄉㄜㄓㄨㄏㄡˊㄍㄨㄛˊㄖㄨˊ:「ㄕㄠˋㄋㄢ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ào
解釋:
  1. 呼喚,特指上對下的呼喚。
    【例】召喚、召集、召見
  2. 招致、引來。
    【例】召禍
注音:
漢語拼音: shào
解釋:
  1.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ào
解釋:
[動]
1.呼喚,特指上對下的呼喚。如:「召喚」、「召集」。《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
2.招致、引來。如:「召禍」。《書經.微子》:「降監殷民,用乂讎斂,召敵讎不怠。」
注音:
漢語拼音: shào
解釋:
[名]
1.國名。周畿內國,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陝西省岐山縣西南。
2.姓。如漢代有召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iàu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ㄓㄠˋ

1.呼喚,特指上對下之招喚。《說文解字.口部》:「召,𧦝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三國演義》第二回:「靈帝病篤,召大將軍何進入宮,商議後事。」

2.招致、引來。如:「召禍」。《書經.微子》:「降監殷民,用乂讎斂,召敵讎不怠。」《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禍福無門,唯人所召。」《荀子.王制》:「聚歛者,召寇、肥敵、亡國、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

3.招請、邀請。唐.李公佐《謝小娥傳》:「歲餘,至潯陽郡,見竹戶上有紙牓子,云『召傭者』。」宋.趙溍《養疴漫筆》:「二公先登舟,召煜飲茶,船前獨設一木腳道。」《續孽海花》第四○回:「昨天天仙茶園內,四金剛中的林黛玉、張書玉,各人召集了許多馬夫流氓械鬥,打了一個不開交,兩個金剛,居然做了總司令,許多健兒,聽他指揮。」

㈡ㄕㄠˋ

1.周代諸侯國名,周文王庶子召公奭之封邑,故址約在今陝西省岐山縣西南。《史記.卷三四.燕召公世家》:「召公奭與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其在成王時,召王為三公:自陝以西,召公主之;自陝以東,周公主之。」

2.姓。如漢代有召平。

注音: ㈠ㄓㄠˋ ㈡ㄕㄠ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召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