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鈕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ㄩㄥˋㄌㄞˊㄎㄡˋㄐㄧˋㄨˋ˙ㄉㄜㄉㄨㄥ西˙ㄒㄧㄊㄨㄥㄋㄧㄡˇ」。ㄖㄨˊ:「ㄋㄧㄡˇㄎㄡˋ」。
  2. ㄑㄧˋㄨˋㄕㄤˋㄩㄥˋㄌㄞˊㄓㄨㄚㄊㄧˊ˙ㄉㄜㄅㄨˋㄨㄟˋㄖㄨˊ:「ㄧㄣˋㄋㄧㄡˇ」。
  3. ㄩㄥˋㄌㄞˊㄎㄨㄥˋㄓˋㄑㄧˋㄨˋ˙ㄉㄜㄍㄨㄢㄐㄧㄢˋㄖㄨˊ:「ㄉㄧㄢˋㄋㄧㄡˇ」、「ㄒㄩㄢˊㄋㄧㄡˇ」、「ㄢˋㄋㄧㄡ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鈕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iǔ
解釋:
  1. 扣繫衣物的東西。通「紐」。
    【例】鈕釦
  2. 器物上抓提的柄或繫帶。通「紐」。
    【例】鎖鈕、秤鈕
  3. 控制器物的關鍵。
    【例】電鈕、旋鈕、按鈕
  4.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iǔ
解釋:
[名]
1.器物抓提的部位。如:「印鈕」、「鎖鈕」。《晉書.卷二五.輿服志》:「皇太子金璽龜鈕,朱黃綬。」《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細看那鏡小小只有四五寸,面上精光閃爍,背上鼻鈕四傍,隱起窮奇饕餮魚龍波浪之形。」
2.扣繫衣物的東西。通「紐」。如:「鈕釦」。《水滸傳》第二七回:「敞開胸脯,露出桃紅紗主腰,上面一色金鈕。」《紅樓夢》第二一回:「剛解開了鈕子,被襲人將手推開,又自扣了。」
3.控制器物的關鍵。如:「電鈕」、「旋鈕」、「按鈕」。
4.量詞。《南齊書.卷一八.祥瑞志》:「十年,蘭陵民齊伯生於六合山獲金璽一鈕,文曰『年予主』。」《宋史.卷一五四.輿服志六》:「至和二年,初,太宗以玉寶二鈕賜太祖之子德芳。」
5.姓。如東晉時有鈕滔。
[動]
繫、扣上。《官場現形記》第五五回:「把長衣披在身上,來不及鈕扣子,拿扎腰攔腰一捆,拖了一雙鞋。」清.徐珂《清稗類鈔.風俗類.北人毀身求財》:「又一日,五道廟三岔路口,有黑衣快靴之群惡少洶洶自北來,中有衵服而外衣不鈕者一人,面血淋漓。」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iú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鈕扣或是鈕扣狀的東西,可以將東西扣上防止分開或是可以拉動的把手。
  2. [[動] ] 扣上扣子。
  3. [[名] ] 器物上面可以讓人提起或懸掛的部分。
  4. [[量] ] 計算鈕扣數量的單位。
  5. [[名] ] 形容小的顆粒狀東西。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鈕仔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