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剽竊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piào qiè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剽竊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關連字詞
相似詞: | 抄襲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piào qiè |
解釋:
偷取他人財物或作品以為己有。唐.柳宗元〈辯文子〉:「然考其書蓋駮書也,其渾而類者少,竊取他書以合之者多,凡孟子輩數家,皆見剽竊,嶢然而出其類。」也作「剽賊」。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剽竊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Plagiarism |
作者: | 彭慰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剽竊亦可稱為抄襲,是一種侵害著作權的行為,係照錄或照抄他人的著作,卻未註明來源出處,而冒名為本人之著作而公開發行。在外國,由於國民守法精神較佳,因此著作權侵害之態樣與我國不同,盜印、盜錄之情事較少,而以剽竊案件較多,但在我國則以盜印、盜錄較多,但亦有剽竊之情形。據楊崇森著〔著作權法論叢〕就剽竊的情形舉例說明,分為電影或電視、文學著作、歌曲三方面的例子,茲摘錄如下: (一)在電影或電視方面,過去電影公司或電視公司剽竊作家或新秀的作品之傳聞屢見不鮮,如錢前之〔從中視「剽竊」節目企劃糾紛談起〕及若干報紙之報導。 (二)在文學著作方面,剽竊之事例亦不少,例如兒童作家嚴友梅等合力出版的〔兒童讀唐詩〕,竟然有3種剽竊本,但其剽竊程度不一,作法各異。 (三)在歌曲方面,翻版日文歌曲過去在國內極為盛行,雖將歌詞改為中文,但曲調仍沿用原日文歌曲。 剽竊除在語文、音樂、錄音著作、視聽等著作發生外,其他如戲劇、舞蹈、美術、攝影、圖形、建築、電腦程式等著作方面,有關剽竊案例亦時有所聞。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剽竊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