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最適人口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ptimum Populatio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最適人口的概念,很早就有東西方學者提出。我國大學章句中:「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就是指出國家富強康樂之道,在於生產的人多,不事生產的人少;並且量入為出,那麼財物就永不匱乏了。這種思想隱含最適人口組成的觀念,西方學者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認為一個國家從經濟觀點而言,人口不宜過多,但是從國防觀念來說,人口就必需多。而最適當的人口數,是能使城邦國家的每一個人都能充分發展其潛能。所以,他們主張城邦一方面需有足夠的人口,同時要擁有足夠的領土,以供給生活資源,祇是領土不宜大到使政府無法控制的地步。柏拉圖強調若要達到「至善」的境界,那麼一個城邦需要5040位公民。
  現代的最適人口理論是集合兩種不同的經濟理論而成。其一是人口增加可擴充市場,促使勞力分工,增加單位勞動力的產量。另一是報酬遞減律。即其他條件不變時,個人的生產力達到某一點後,會逐漸減少。綜合這兩種說法,經濟學家認為勞力與資源的配合應當有一「適當點」,以使每人的生產力達到最高,此時的人口數量即為最適人口。所謂「適當點」並非固定不變,因為資源和技術的質與量隨時在變,要利用實際資料來設定最適人口,也就相當困難。
  衡量最適人口數的常見指標有很多種。例如,可使平均每人所得達最高的人口數;可使各種生產力達最高的人口數;或可使其他經濟指標,包括生活水準、實質所得、經濟福利或就業率達最高的人口數等。甚至有人將指標擴至整個社會福利、健康水準、出生時的平均餘命、自然資源的保存等因素。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最適人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