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朱利安的教育計畫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ducational Plans of Julian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朱利安的教育計畫,係指朱利安(Julian the Apostate, 332~363)即位後所推行的種種教育措施。朱利安是四世紀時的羅馬皇帝,由於他在西元三六一年即帝位後,拒絕將基督教視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並且決心重建異教主義(paganism),因而被歷史學者稱為「叛教者」(the apostate)。朱利安雖然出身於基督教家庭,但卻對於異教學術有著濃厚的興趣,他曾醉心於文學及新柏拉圖主義(neo-Platonism)的研習,加上他的一些親友因研讀異教學術致死,更加深了他叛教的決心。朱利安此種反對基督教的傾向,在他即位後不久便顯現出來;雖然表面上他採取了信仰自由與宗教寬容的政策,但實際上仍不時利用權力來支持異教活動,並否定基督教徒所享有的種種特權。
  在三六二年的敕令中,朱利安明定禁止基督徒在學校中任教修辭學、文法與哲學。他曾表示:「難道荷馬(Homer)、海希奧德(Hesiod)、德莫錫安尼斯(Demosthenes),與希羅多德(Herodotus)、修西提底斯(Thucydides)、艾蘇格拉底(Isocrates)與萊西阿(Lysias)等人,不是也將諸神看成是學習的引導嗎?對我而言,在詮釋前述諸人的作品時,卻不尊崇他們所崇拜的神,似乎不太合理。如果相信他們的智慧及他們的先知卓見,就要仿效他們對諸神的虔誠。如果認為他們在至高真理方面有所誤解,那就回到加利利人(Galilaeans)的教堂中去詮釋〔馬太福音〕(Matthew)和〔路加福音〕(Luke)吧!」為了貫徹他的意志,朱利安進一步下令所有市立學校(the municipalities)中教師的任用,都必須經過他的同意。
  朱利安為了拒斥基督徒所享有的特權,而推行的新教育措施,固然有利於古代經典文學與亞歷山卓教義問答學校(Alexandria Catechitical School)之宗教哲學的結合,使得異教文化有過短暫的復興;另方面也開啟了國家控制教育的先河。在朱利安之後,一些身為基督徒的羅馬皇帝,如狄奧多西(Theodosius)等人,也採取類似的措施來抵禦異教學術。不過朱利安對於基督教的敵視態度,也連帶使得原先對異教學術採寬容態度的希臘基督教會神父在態度上發生轉變,後來基督教神父對於異教高級學術的反感,朱利安所推行的教育計畫也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朱利安的教育計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