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柏林自由大學(德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Germany)
作者: 王連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柏林自由大學乃戰後德國在西柏林所設立的一所新大學,用以彌補原柏林大學陷於東柏林而西柏林沒有大學的遺憾。
  原德國柏林大學(University of Berlin)創設於一八一○年,係其時著名之大學,如哈勒大學(University of Halle)、哥廷根大學(University of Göttingen)等於普法戰爭中淪陷,大學教育的精神長城亦不復存在,賴其民族精神教育思想家費希特(J.G. Fichte, 1762~1814)及哲學思想家史萊爾瑪赫(F.E.D. Schleiermacher, 1768~1834)呼籲、奔走,終獲皇室支持而成立的。
  柏林自由大學設立的時代背景,類似柏林大學當年創設的歷史背景。戰後德國分裂,原舉世聞名的柏林大學,陷在蘇俄占領區。戰後經濟復甦,為加速其國家建設,西德政府乃於一九四八年創設柏林自由大學。
  柏林自由大學的精神,基本上仍承襲原柏林大學的傳統風尚,注重獨立探索真理,追求高深知識的目標,及強調教學自由與學術自由;而在文化教育與學術研究上,則網羅一流的學者,一方面擔任教職,講授大學課程的科目,一方面注重知識學問的原創性研究及科際整合的專題研究。是以無論是人才培育成效或學術研究成就,西德柏林自由大學的聲望與國際學術地位,漸透過層層暗淡的雲天,露出傳統的柏林大學的光芒。時至今日,東西德已統一,但柏林自由大學的學術自由精神及其研究成果,仍是德國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的重鎮。
  該校目前設有二十三個系組和六個獨立研究所。全校最高權力與管理機構如下:(1)理事會(Board of Trustees):包括五個評議會員(Senator)、三個代議院代表、九個學術工作人員代表、四個職員組織代表,以及二個學生代表。(2)大學評議委員會(University Council。(3)學術評議會(Academic Senate)。一九九○年時,全校註冊學生為五萬八千人,教師及學術助理人員為三千八百多人。
  學校總圖書館藏書達一百五十五萬冊,另有各院系圖書館自有藏書與設備。
  學年始自十月,迄至隔年七月。冬季班為十月至二月,夏季班自四月至七月。入學資格為高中畢業文憑(Reifezeugnis)或同等學歷。授予的學位有:國家考試;碩士(Diplom)需時約四至六年;碩士(Magister),四至六年;博士(Doktorat),各科系都有,需時一至六年。此外,尚有大學教師資格考試(Habilitation),在博士後至少三年方可參加。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柏林自由大學(德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